Home New

我最好的敌人 Mein bester Feind(2011)

我最好的敌人 Mein bester Feind(2011)

又名: My Best Enemy

导演: 沃尔夫冈·穆尔恩贝格

编剧: Paul Hengge

主演: 莫里兹·布雷多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 乌多·萨梅尔

类型: 喜剧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奥地利 卢森堡

上映日期: 2011-02-16(柏林电影节) 2011-03-11(奥地利)

片长: 109分钟 IMDb: tt1822255 豆瓣评分:7.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故事开始于1930年的奥地利,犹太富翁维克多(莫里兹·布雷多 Moritz Bleibtreu 饰)同女友莲娜(乌苏拉·斯特劳斯 Ursula Strauss 饰)精心经营着他们的画廊,生意红火,鲁迪(乔治·弗里德里希 Georg Friedrich 饰),一个如假包换的雅利安人,是他们两人共同的朋友,彼此之间感情十分要好。维克多收藏了一幅米开朗基罗的画作,没想到,这珍贵的画作成为了三人命运的转折点。

演员:



影评:

  1. (芷宁写于10月6日)
        影片《我最好的敌人(Mein Bester Feind)》是一部小格局战争题材影片,在很多时候,光影世界中的战争就好似一块具有无限可能的超容量画布,多少人间故事都可以尽情挥洒于此,只是这次被涂抹上去的是关于友情与背叛、忠贞与贪婪的故事。
        片中出现的很多元素,看多了二战题材影片的观众并不会觉得陌生,犹太人、纳粹、财产、驱逐、恐慌的街头、萧瑟的集中营等等,但该片所切入的角度和所讲故事的手法却有些许新鲜之处,虽说片中预设的“解密点”并不那么隐蔽,观众早就和藏画的老考夫曼一样,对藏匿处了然于胸,但仍然愿意怀着略微轻松的心情,看完片中各色人等围绕着名画所展开的一系列行为模式,并体会到其中的宿命感,这种观影心情却是看很多沉重的二战题材影片时所不具备的。
        影片剧情虽触及人性,却没有深挖,也不展开其复杂性,更没耗费时长去探究其多面性,只是简单分明地打开对立双方的黑白两色,让一切都一目了然。很显然,该片主创的主要心思都驻留在主角身份命运的兜转上,此间的急中生智、身份互换,让故事的发展有了些许的跌宕起伏,而几次看似即将被揭穿的试炼,也都被有惊无险地化解,其中节奏和技巧的把握,值得留意。
        该片还一反以往多数二战影片中塑造出的被害者犹太人那清一色的无力弱势感,它让男主角维克多·考夫曼获得了扭转局面掌控机遇的契机,他也利落地抓住了。或许该片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再现处于劣势的犹太人所具有的坚韧和智慧以及为了生存和家人所激发出的勇气和镇定。
        遭逢乱世的艺术品有可能被毁,也有可能身价百倍,大师米开朗基罗的名作被片中的纳粹视如珍品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人,而彼时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是纳粹德国的同盟,将大师的作品送归意大利,似乎是很好的政治交际手段,而片中主人公维克多在画商父亲死后,成为寻找该真迹的唯一线索。
        因为侧重点的问题,片中人的立场站队似乎不存在太多的纠结,女管家的儿子鲁迪,相时而动,换上了一身令他顿感气场十足的纳粹皮,而他对母亲的雇主考夫曼一家秘密的了解,则让他成为这家人的劫。影片虽然没有着力表现鲁迪的心态,但在伊始的几场戏里,人们可以看出鲁迪对维克多的感情是复杂的,有友爱又有嫉妒,特别是维克多的未婚妻丽萨出场的那场戏,交待出三人之前是好友的关系。维克多将家中的秘密告知鲁迪时,鲁迪在他眼里还是值得充分信任的发小,接着纳粹鲁迪的出现,令维克多不忍直视,在这场劫中,维克多失去了父亲、失去了财产、失去了对发小的信赖,所幸他赢得了爱情,即便在不明朗的情况下,丽萨对鲁迪曲意接受,但她依旧怀着一颗守护考夫曼家住宅、守护对维克多爱情的信念,等待着与维克多的重逢。这一次,爱情经住了考验,友情却输了,说身不由己,都有些勉强。而飞机失事时,身着囚服的维克多对受伤鲁迪的救助,似乎是他对昔日友情的一次缅怀。
        影片故事或许有些荒诞,有些想当然,但这类无伤大雅的黑色喜剧,虽不能向《虎口脱险》这样的二战经典喜剧片看齐,但也算给沉闷悲恸的战争题材增加了些趣味。而片中美设的考究细致颇值得欣赏一番,同时,有关维也纳街景的画面很有质感,仿佛让观众在恍惚间于过去的风景中踯躅,莫名的伤感便莫名的袭来。
        我最好的朋友,恰是我最好的敌人,选择权,并不在你我手中。
    (杂志约稿)

  2. (芷宁写于10月6日)
        影片《我最好的敌人(Mein Bester Feind)》是一部小格局战争题材影片,在很多时候,光影世界中的战争就好似一块具有无限可能的超容量画布,多少人间故事都可以尽情挥洒于此,只是这次被涂抹上去的是关于友情与背叛、忠贞与贪婪的故事。
        片中出现的很多元素,看多了二战题材影片的观众并不会觉得陌生,犹太人、纳粹、财产、驱逐、恐慌的街头、萧瑟的集中营等等,但该片所切入的角度和所讲故事的手法却有些许新鲜之处,虽说片中预设的“解密点”并不那么隐蔽,观众早就和藏画的老考夫曼一样,对藏匿处了然于胸,但仍然愿意怀着略微轻松的心情,看完片中各色人等围绕着名画所展开的一系列行为模式,并体会到其中的宿命感,这种观影心情却是看很多沉重的二战题材影片时所不具备的。
        影片剧情虽触及人性,却没有深挖,也不展开其复杂性,更没耗费时长去探究其多面性,只是简单分明地打开对立双方的黑白两色,让一切都一目了然。很显然,该片主创的主要心思都驻留在主角身份命运的兜转上,此间的急中生智、身份互换,让故事的发展有了些许的跌宕起伏,而几次看似即将被揭穿的试炼,也都被有惊无险地化解,其中节奏和技巧的把握,值得留意。
        该片还一反以往多数二战影片中塑造出的被害者犹太人那清一色的无力弱势感,它让男主角维克多·考夫曼获得了扭转局面掌控机遇的契机,他也利落地抓住了。或许该片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再现处于劣势的犹太人所具有的坚韧和智慧以及为了生存和家人所激发出的勇气和镇定。
        遭逢乱世的艺术品有可能被毁,也有可能身价百倍,大师米开朗基罗的名作被片中的纳粹视如珍品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人,而彼时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是纳粹德国的同盟,将大师的作品送归意大利,似乎是很好的政治交际手段,而片中主人公维克多在画商父亲死后,成为寻找该真迹的唯一线索。
        因为侧重点的问题,片中人的立场站队似乎不存在太多的纠结,女管家的儿子鲁迪,相时而动,换上了一身令他顿感气场十足的纳粹皮,而他对母亲的雇主考夫曼一家秘密的了解,则让他成为这家人的劫。影片虽然没有着力表现鲁迪的心态,但在伊始的几场戏里,人们可以看出鲁迪对维克多的感情是复杂的,有友爱又有嫉妒,特别是维克多的未婚妻丽萨出场的那场戏,交待出三人之前是好友的关系。维克多将家中的秘密告知鲁迪时,鲁迪在他眼里还是值得充分信任的发小,接着纳粹鲁迪的出现,令维克多不忍直视,在这场劫中,维克多失去了父亲、失去了财产、失去了对发小的信赖,所幸他赢得了爱情,即便在不明朗的情况下,丽萨对鲁迪曲意接受,但她依旧怀着一颗守护考夫曼家住宅、守护对维克多爱情的信念,等待着与维克多的重逢。这一次,爱情经住了考验,友情却输了,说身不由己,都有些勉强。而飞机失事时,身着囚服的维克多对受伤鲁迪的救助,似乎是他对昔日友情的一次缅怀。
        影片故事或许有些荒诞,有些想当然,但这类无伤大雅的黑色喜剧,虽不能向《虎口脱险》这样的二战经典喜剧片看齐,但也算给沉闷悲恸的战争题材增加了些趣味。而片中美设的考究细致颇值得欣赏一番,同时,有关维也纳街景的画面很有质感,仿佛让观众在恍惚间于过去的风景中踯躅,莫名的伤感便莫名的袭来。
        我最好的朋友,恰是我最好的敌人,选择权,并不在你我手中。
    (杂志约稿)

  3. 先说一段小插曲,前几天看完本片觉得不错,遂把它推荐给了老婆。没想到刚看了个开头,她便注意到一个细节,问我这部电影的中文名是不是翻译有误,德语片名「Mein Bester Feind」是否应当对应英语的「My Best Friend」?都知道德语是最接近英语的一个语种,于是我也产生了一点疑问,但又觉得多半不会有这种低级失误。经过搜索才明白原来「Feind」确实是德语「敌人」的意思,而德语中的「朋友」则是「Freund」,与英语大相径庭。无论拼写还是发音,德语的「朋友」和「敌人」如此相近,倒也正与本片的故事有着奇妙的联系——朋友与敌人或许本就一线之隔。

    以往提到反映二战中犹太人遭遇的电影,往往会与「备受蹂躏」或者「苦大仇深」这样的形容词关联起来,影片也几乎都是以严肃凝重的风格为主。因此,当看到《我最好的敌人》时,就自然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本片的格局较小,不涉及战争,也不拷问人性,而是把视点聚焦到一对从小一同长大的好兄弟身上,以一种荒诞不经的方式来讲述命运的难以捉摸。

    影片里的善恶是一目了然的,投靠纳粹的鲁迪为了立功而出卖了犹太主人考夫曼一家,并不惜与好伙伴小考夫曼(维克多)撕破脸皮。但编剧妙就妙在没有就此上纲上线,比如在道德层面一味批判鲁迪,而是用上天的安排来一步一步地揭示角色的最终命运。其中最有趣、也最具回味的便是那数次戏剧性的反转。

    第一次反转,维克托借飞机失事的契机与鲁迪互换身份,摇身变为德军军官而逃过了被捕的厄运;第二次反转,维克托的身份被识破,重新沦为阶下囚;第三次反转,鲁迪搜到了考夫曼家收藏的米开朗基罗真迹,不料第三帝国溃败,一切皆成无用功;第四次反转,由于维克托曾假冒过鲁迪的身份,因而在战后被误认为是德国战犯;第五次反转,幸而得到朋友作证,维克托终与家人团聚。而更妙的还在结尾处,正当鲁迪志得意满地在他接手的考夫曼画廊中举办拍卖会时,突然意识到自己手里的米开朗基罗画作仍然是一份赝品,而真迹被去世的老考夫曼藏在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地方。于是尘埃落定、恩怨两清,影片定格在了维克托狡黠的眨眼和鲁迪无奈的苦笑之中。

    这样的结局依然体现了影片轻松写意的基调,鲁迪并未因曾经纳粹的身份以及贪婪卑劣的人格而受到惩罚,他可以凭考夫曼的画廊而过上体面的生活。而维克托虽然失去了画廊和大部分财产,但却在战争中劫后余生,还有家人的陪伴。若是没有米开朗基罗的画作,那么这似乎就是一个平分秋色的结果。然而,正因有了最后一刻销魂的反转,胜负已然有了定局。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是非公允、朋友敌人,或许在冥冥中都自有安排。
  4. 电影让人信服的讲述了,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和一段最好的友谊在希特勒掌权时期的突然的180度的转变。电影中许多两人之间的对手戏让人印象深刻,两个人初次相聚、在警察局的监狱里做着游戏、一起喝酒分享宝贝、爱上同一个女人、知道彼此的立场、坠机后的救助、角色互换之后的换位思考、对彼此底线的了解、最后的前途交易等,都是编剧将两个人,或者说雅利安人与犹太人的对比。犹太人在世人的眼中对金钱有着格外的哲学,但是在其他人眼中,特别在希特勒的宣传中,犹太人对金钱贪婪,恰恰希特勒和党卫军则更加贪婪,这是最讽刺的事情,犹太人信仰家庭,信仰智慧,有幽默感,反而雅利安人成为了投机者,骗子,强盗,胆小者,希特勒则是这些人的头子。希特勒是所有人的悲剧,战争也是。还有一处对比就是当灾难降临到普通人的头上,当命运卡住你的咽喉,人们选择勇敢的、诚实、包含救赎的面对是多么的伟大。

    这部电影也有超现实的东西,当从飞机掉下,当你有机会杀死一个让你家破人亡的时候,他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唯一的解释是,除非他知道结局。

    侵略者特别喜欢艺术品,日本人在侵华的时候也是一样搜刮中国人的文化艺术品,他们认为其更有资格占有和继承前人智慧文明成果,可是米开朗基罗的画画的是摩西,是以色列人的领导者,这么会认为这种东西有价值。他们应该把米开朗基罗也打到才对。一方面侵略藐视,一方面渴望掠夺,感觉特别拧巴矛盾,这个问题个人百思不得其解。只是觉得欧洲的历史渊源太错综复杂。

    最后想说说真相的这个问题,二战之后对真相的揭发代表着正义的审判,南非种族运动之后也通过讲述真相达成了种族之间的谅解。可是文革后缺少有关此类的对真相的反思和深刻的探讨,希望有人有勇气讲述真相,我们不是要求惩罚清算,只是要那些作恶的人可以认错忏悔。

    随意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