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来最好的“五一档”,四部国产片《喜欢你》《春娇救志明》《拆弹专家》《记忆大师》质量都不低,就连广电总局电影分局局长张宏森都在深夜发朋友圈为四部影片叫好,在文末,张局长也顺道表扬了即将上映的黄磊的《麻烦家族》和陈嘉上的《荡寇风云》。这无疑让人对黄磊的《麻烦家族》更加期待,该片翻拍自日本知名导演山田洋次的《家族之苦》。只是看完《麻烦家族》,笔者却不得不遗憾地说:如果这是一部原创电影,勉强算合格,可如果翻拍却还只有这个水准,那就是平庸了。
用一句话评价就是:《麻烦家族》翻拍的原作,本就没有什么翻拍的价值;而黄磊的翻拍,更称不上成功。
豆瓣的热门短评里有这么一条“把一部传世佳作借鉴成了春晚式曲艺小品”,但我想说句冒犯众人的话:这个评价虽然如实评价了《麻烦家族》,却高估了《家族之苦》。不少中国影迷对山田洋次的印象很好,一方面是山田洋次早前执导的《幸福的黄手帕》《远山的呼唤》是一代中国人的记忆;另一方面,山田洋次步入创作的晚期后,他的一系列作品延续着小津安二郎的主题和创作风格。就比如他的《东京家族》就翻拍自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再如这部《家族之苦》,主题也是家族和家人,风格上也有浓厚的“小津味”,比如居酒屋、絮絮叨叨的老头、吵吵闹闹的子女、固定的镜头、大量的中景,包括电影中出现了小津的《东京物语》。作为跻身世界影史十佳导演的小津,是许多中国影迷的“心头好”,山田洋次的小津风格创作也因此圈粉不少。
但总体上说,山田洋次的小津风格创作,都是缩水版的小津,远远达不到小津的高度。根本原因就在于,小津的家族主题创作,有着对家族的重新发现和思考,就比如他的《东京物语》,就向我们揭晓了家族的繁衍生息常常伴随着牺牲上一代这一个令人心酸的发现,这个发现才是真正的“家族之苦”。但山田洋次的家族主题创作,对家族和家人的理解,从来就没有超脱约定俗成的想象:比如家就是几代同堂,家就是闹腾的,家就是吵吵闹闹之后还能够和好如初。换句话说,山田洋次的作品就像是《读者》,即便他有非常纯熟的技巧,但讲述的故事却非常“俗套”,他的家族题材故事甚至还不如是枝裕和的有味道。
《家族之苦》就是一个典型。年迈的奶奶突然向爷爷提出了离婚,老两口闹矛盾,就把三个子女也都卷进去了,家庭会议的一番争吵后,爷爷昏倒,奶奶突然就想开了不离婚了,于是皆大欢喜。电影讲述的还是要对家庭付出、要包容。这些道理当然都是对的,只是这种“对”太宽泛太笼统了,反倒少了真正细微的发现和人心触动。因此,《家族之苦》本就没什么翻拍的价值和必要,翻拍它还不如翻拍中国的家庭肥皂剧《家,N次方》《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等来得接地气。这是黄磊走的第一步错棋。
《家族之苦》这样平庸的题材之所以有传世之作的架势,这得归功于山田洋次杰出的导演技法,无论是演员的调教、布景、色调、镜头的结构还是剪辑,都非常有味道。但黄磊的《麻烦家族》中,只借鉴了剧本,导演的技法他是一点没学过来,整部电影扑面而来的电视剧气息,没有一点镜头技巧,结构和色彩上也没有任何讲究,实在是太过粗鄙了。
一直以来,黄磊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知识分子型的演员,一方面他自身是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他执导的电视剧《似水年华》《天一生水》风格上都有着浓重的文艺气息,也非常有特色;另一方面,他的确有种书生气,无论是他在《似水年华》《橘子红了》中的角色,还是综艺节目里的人设,均是如此。观众不免期待《麻烦家族》会有些不一样,但黄磊没能达到预期。《麻烦家族》是他的电影处女作,结果他是在“自找麻烦”,把招牌都搞砸了。电影和电视剧之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精致的小点心从来就比大锅饭更考验人,就连黄磊都掌握不了刀工和火候。
这也再次提醒了那些想要跨界当电影导演的演员、歌手或闲杂人等:电影真不是你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想导就导的,圈钱也不是那么容易,跨界请谨慎。
——首发——
内容太杂,没有重点,线条杂乱,节奏拖沓,不知所云,链接生硬!再次证明,好演员不是好导演。电视剧,电影傻傻分不清楚。奇了怪了,电影拍成这样,自己审片过的去吗?想起邓超导的电影,哎~尴尬症又到了。消停吧,当个好演员已经挺难的了。大家都挺忙的,看次电影不容易,憋不疼不痒的消磨时间了。
友情出演的一堆,大咖主演不少,然并卵!导演想出一幕喜剧温馨的家庭剧,结果,太低端!一堆家庭成员,闹哄哄的,也只有闹哄哄,并没有形成一个主题整体。
整体评价,就是,小儿科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