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网 그물(2016)

网 그물(2016)

又名: 脱不了北的人(港) / 困兽之网(台) / The Net

导演: 金基德

编剧: 金基德

主演: 柳昇范 李源根 安智慧 崔奎华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上映日期: 2016-08-31(威尼斯电影节) 2016-10-06(韩国)

片长: 114分钟 IMDb: tt5996202 豆瓣评分:7.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电影讲述了一位渔船出现问题的朝鲜渔夫越过国境线到了韩国的故事。片中的渔夫哲友(音)被韩国政府抓住,面对韩国的调查官,他已经筋疲力尽,心中顾念着在朝鲜的家人,只道出了想要回家的愿望。他被调查官用许多方法折磨。韩国的调查人员真友(音)是唯一一位对渔夫真诚相待的人。

演员:



影评:

  1. 来自小玩剧翻译君的碎碎念:

    如果说在当今韩国导演里,有哪几位是每出片必看的,“金基德”这个名字,肯定位列K心目中这张“必看”名单的前五名内。所以当这部10月初上映的新片一解禁,K就迫不及待下了资源,打算做好字幕安利给大家。

    然而不做不知道,拉完全片,突然很想哭。

    向来走画面走意境走意识流的金导,早期每部电影没几句话甚至完全没话、从影近二十年至今没摘掉“台词少”标签的金导,一向被认为是“字幕组福音”的金导,啥时候变成了一个那么接地气的话痨?

    这一回,居然还是个操着朝鲜口音的话痨…

    南有“思密达”,北有“西拉友”,被柳承范那口苦练多时以假乱真的超重低音朝鲜话折磨得耳皮子薄了三寸的翻译君K,表示以后再看见涉及南北韩问题的片子,极有可能会绕着走XDD

    是的,这部金基德有史以来话最多的电影

    就是它⇓

    <图片1>

    经历了精神和身体状况大起大落后重新回到电影界的金基德,2011年之后作品的整体水平,显然已经不能和拍出《春夏秋冬又一春》《撒玛利亚女孩》《空房间》等等的、几乎每部皆为神作的全盛时期相提并论。

    前后的差异,除了意识流的弱化、天马行空被收敛、神来一笔大大减少、所谓“残忍阴郁”开始浮于表面,还有就是在题材的选择上,从初期的专注边缘人命运、深挖潜藏在犄角旮旯的血色人性、专注任性到极致的小众电影事业,到渐渐多了几分对市场、对大众、对民族、甚至对政治的参与和关心。



    这部《网》,是继2012年为新人导演李柱炯写了《红色家族》剧本之后,金基德第二次用电影触及南北韩问题。也被称为是迄今为止,金基德最为“正常”的作品。

    没错,除了海报上这个博人眼球的全裸柳承范,和开头一场简单粗暴的被下床戏之外,这部电影其实非常不“金基德”。

    <图片3>

    首先,《网》的故事非常简单:一个因为船故障漂流到韩国的朝鲜渔夫,先是被韩国政府怀疑为间谍接受调查,再是被抓不住把柄的韩国人各种威逼利诱劝“归顺”,然而为了家人执意回家的渔夫,最后终于在讲道理的小警卫和祖国外压的帮助下,回到了故乡。

    (当然为了不剧透,最后的反转这里先不讲。)



    故事简单,金基德这次的讲法,也非常简单。

    全片采用了正常的顺序叙事,没有在时间上故弄玄虚,叙事节奏也是中规中矩。通篇没有太意识流的镜头,没有太晦涩的隐喻,没有太过分的情节。几乎不玩长镜头,剪辑上也放弃了蒙太奇,人物讲话、做事,逻辑清楚动机分明,甚至露出的每一个表情,都在可理解范围内。

    以往充斥在金基德电影里那些需要拐几个弯才能理解、需要做好心理铺垫、甚至有时候看了会一下子缓不过来的画面,在这部片子里,几乎一个都不存在。

    简而言之,就是“正常”。相当正常。




    虽然,太“正常”的金基德,反而会让以往吃惯了他的“猛药”的观众觉得有些不正常,但是作为一个单纯的看片人,而不是某个导演某种风格的脑残粉,这部带着对南北对立氛围嘲讽与反思的电影,放在同类题材中比较,还是技高一筹,很值得一看的。

    从金基德最擅长的贯穿全片的隐喻——“网”,和散落在片中令人哭笑不得的讽刺和黑色幽默段子,到柳承范放弃潮男形象、完全与角色融为一体的史诗级“朝鲜人”演技,都是本片的亮点。

    而片子中透露出来的这种“似曾相识却截然不同、然而依旧优秀”的奇妙感觉,也让观众对逐渐摆脱偏激个人主义,开始高尚地接着地气的“后金基德电影”,多了一些信心。



    最后,来听听金基德导演自己,对于这部电影主旨的一些阐释吧:

    “‘网’可以认为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国家,而‘鱼’则是人的个体。”

    “我觉得不要去想哪一方是好的,哪一方是坏的。当一个带有国籍的人处在两国对立的关系之间,那个人是如何牺牲的,如何变得悲惨的,希望将这个过程呈现出来。而国家的那些要员们,希望能展现出来他们在身为加害者的同时,本身也是被害者。虽然看起来都像是加害者,但不也都是意识形态的被害者吗?”

    ----
    本文摘自微信公众号:小玩剧韩剧专门
    原文地址:
  2. #金基德的《网》
    ##国家即谎言

    迄今为止没有哪部金基德电影比《网》更加直白。如果没有他的署名,人们甚至会怀疑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某个急功近利的新手——可惜人对作品的判断往往在看到署名的瞬间就已完成大半。

    一面渔网缠住了朝鲜渔夫的船引擎,致使他漂流过38线,他先后被南北双方捉住,扣押,南北朝鲜的审讯,逼供竟然如出一辙。他极力求生想奔回家人,然而这趟求生之旅同时又是一趟毁灭之旅,因为发生的一切足以让他的精神壁垒土崩瓦解,导演借由渔夫口吻极不相称地道出:"人就像落到网里鱼一样,怎么也挣不脱。"

    当渔夫从夹道的鲜花掌声中裸身归来,朝鲜警察给了他一面国旗,他一把扯过来,不是披在身上,反而是裹住了裆部。这种知耻的本能反应瞬间战胜了一切忠党爱国的誓言。什么主义,又什么理念,国旗仅仅是块遮羞布————遮住的是人最脆弱最羞于暴露的地方,而国旗的遮挡又会一戳即破,只是上面被赋予意义的图案时常成为思想枷锁。

    尽管多了一些韩片里常见的张扬,但柳承范的演绎无疑是成功的。渔夫在片中是一个多重矛盾的结合体,他一方面是落后愚昧的一方,无师自通地使用一切服从主体思想的姿势和套路,对朝鲜绝对忠诚以至于不敢在韩国睁开眼睛,面对国旗条件反射式的鞠躬敬礼;另一方面则保持了全片最高贵的姿态——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至少他从未向审讯人员屈服,遇到被侮辱的妓女还敢于出手相助。

    片中的角色设置和文本同样指向性很强,为凶恶的韩国审讯员安排朝鲜战争遗孤背景,以妓女的口味控诉金钱社会,但影片却没有展开一些小的线索,比如"开了七朵金达莱"的儿歌究竟是情报还是家书?同时被审讯的人里面究竟谁是间谍?金基德也许为了保持渔夫的主观视角,也许仅仅是为了用神秘感去营造荒谬。

    人们往往习惯从《漂流浴室》,《空房间》里寻找金基德,而往往把《呼吸》《海岸线》匆匆带过,似乎拒绝承认那些是他的作品。然而《阿里郎》开始,患过社交恐惧症亦苍老许多的金基德愈发任性固执,甚至愈发愤怒。他执着于密室审讯,逼供体罚,当然也不乏两个人最直白纯粹的精神博弈。这种偏爱从《漂流浴室》《空房间》初现端倪,直到《一对一》变得愈发露骨。

    这些各个影片中审讯的戏码就像一张张图层,一一铺陈在金基德之上,审讯的双方像是金基德幻化分裂出的两个人,他们都企图在对方那里获知些什么,原因,经过,结果,食物,自由。。。。。最残忍的并不是拷问方式本身,而是一系列的不确定性———你无法确定对方能够给你你想要的东西,只能将他逼近忍耐的极限,让他退化为最原始的人,一个赤裸裸毫无秘密毫无顾忌的人。而这种扪心对问,或许是金基德自闭分裂的形象化,我们可以看出金基德的严苛与冷漠,他也丝毫不避讳地在《阿里郎》里体现了这一点。愈发年老的他像个游走世间喃喃不停的怪物,但不要由于他的安静而怀疑他的残酷,因为一个对自己残酷至此的人,大概是什么都可以拍出来的。

    早先镜下的男女性事,少女身体,压抑而疯狂的都市心魔慢慢在消隐,取而代之的是抨击时弊,揶揄政治,对大韩民族身份穷追不舍的诘问,他甚至开始将这种政治关照自信满满地丢到周边国家(《中国制造》,《停止》)————这种笨拙换来的全然是影迷的困惑。

    在这个以西方审美为主视角的世界,本国政治题材时常被东方新晋导演用来博取眼球;而作为早已封神的金基德,其实完全不用这般如此。人们并不会由于《网》《一对一》此类作品而对他的疯狂大胆盛赞更多,然而金基德已经认定"政治比性更疯狂",让人不禁担心,他的固执是否会像他镜下的大多数角色一样,将自己的艺术道路引向毁灭?

    原本定于TIFF多伦多电影节首映的《网》提前挪到了威尼斯,他在这里叱咤风云意气风发的时候还是将近10年前。在首映场上,人们将他团团围住,欢呼声此起彼伏。而在大多数眼中,他也几乎半步迈进赫尔佐格等"沦落大师"一列,与后者不同的是,金基德还有更多的充满不确定性的疯狂因子。接下来,一部由中国私人投资制片的《无神》(但被拒签)似乎已经提上了日程,这是糟糕的终结,还是更糟糕的开始,除了那个少言寡语白发苍苍的脑袋,恐怕谁也琢磨不透。

    ——原刊于《澎湃新闻·思想市场》
  3. 真实呈现了一个正义善良的底层人在政治强权下的苦苦挣扎,展现了社会矛盾和民族伤痛的广泛图景,演员表演都非常扎实。 第三幕进入反讽阶段,期望和现实的鸿沟再次赫然裂开,“网”的意象开始真正发力——无论贫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都像网一样,困住所有人,所有人都无计可施丶无可奈何。“鱼只要被网困住,一切就都结束了。” 媒体控制着舆论,是传播意识形态最有力的武器之一。这部电影把媒体刻画成荒诞丶可笑的形象,实际上是在说媒体所传播的东西本身就是最荒诞的,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不会意识到而已。都是被网困住的鱼。 “我只是个渔夫,没有任何力量。”主角看见希望后马上又会被更大的绝望所缠绕。由于我们移情于主角,也深深的体会到那种无力的挣扎与绝望。 最后主角虽然与家人相聚,但是肉体和精神已被政治铁拳打的面目全非,审讯主角的官员虽然一口一个党和人民,但却为了一几私利中饱私囊。当主角不愿再匍匐于这样的社会形态而葬身大海时,编导传达出两个掷地有声的问题: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民?人民需要什么样的社会?

  4. 一般人听到这句话时,总是会想到记载于《庄子﹒秋水》篇中“濠梁之辩”中的著名语句,“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但是,我却斗胆想改动一下,子非鱼,焉知鱼之苦也。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习惯于站在高处,指点江山,总有种好为人师的表现欲。但是,面对别人的苦难,却总是选择性的视而不见。

    片子中的渔夫,因为一场意外穿过了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在这两个原本应该是同根同源的国家里,却无法达成回家的愿望,而回到祖国后才发现,他已一无所有。

    且不提影片中的政治立场,究竟是独裁还是民主更适合,到现在也无定论,而在现实生活中双方彼此隔空对话的情景我们也屡见不鲜,但是关于影片中作为代表人物出现的双方政府人员,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在影片中,除了看守人员“真友”外,没有一个政府人员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无论是南韩还是北朝鲜的官员,在“政府”的外衣下隐藏着都是个人的私欲。无论是暴戾还是贪婪,在其背后,都是对普通民众的俯视,用高人一等的眼光去俯视蝼蚁般苍生,人民的艰苦,他们假装没有看到。南韩的官员因为自己的家人丧生在某场战役中,从而对所有从北朝出来的人都非常仇视,不惜采用屈打成招的方式对待他人。而北朝鲜的官员却是异常贪婪,用尽手段从渔夫手中拿走了原本属于他的钱。也许在他们心中,从未将民众视为平等的,他们是上位者,民众的一切都是为他们服务的。子非鱼,焉知鱼之苦。

    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政令出自于这群不食人间烟火的政府人员口中,上司动动嘴,下面跑断腿也屡见不鲜,究竟何时双方能够坐下来平等的对话?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