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弗兰西丝·哈 Frances Ha(2012)

弗兰西丝·哈 Frances Ha(2012)

又名: 纽约哈哈哈(台) / 凡事哈(港) / 纽约娃哈哈(港) / 弗兰西丝·夏 / 弗兰西斯·哈 / 芭蕾女汉子

导演: 诺亚·鲍姆巴赫

编剧: 诺亚·鲍姆巴赫 格蕾塔·葛韦格

主演: 格蕾塔·葛韦格 米奇·萨姆纳 迈克尔·埃斯佩尔 亚当·德赖弗 迈克尔·泽根 夏洛特·丹布瓦兹 格蕾丝·古默 贾斯汀·卢佩

类型: 剧情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2-09-01(特柳赖德电影节) 2013-05-17(美国)

片长: 86分钟 IMDb: tt2347569 豆瓣评分:8.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索菲(米凯·萨姆纳 Mickey Sumner 饰)是弗朗西斯(格蕾塔·葛韦格 Greta Gerwig 饰)最要好的朋友兼室友,两人整日里出双入对,关系俨然比情侣要亲密的多。然而某日,索菲忽然告诉弗朗西斯,自己要搬到城中和另一个女孩同住。虽然索菲万般保证两人还是朋友,但弗朗西斯的内心依旧十分失落。

演员:



影评:

  1. 我今天又去看了一遍《frances ha》,这大概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看的电影了。
    大体上,frances这位没有故事的老同学算是我的理想型。她27岁,看上去比赤木还要老,骨架大,爱旋转跳跃闭着眼,极端善于冷场,永远不在状态。

    “我只有27岁”她说。
    “27岁已经很老了”曾百般暗示要和她在一起的好人王benji如此说。

    frances毅然决然甩掉了他的男友,对不起,我看了两遍,还是忘记了她男友叫什么。
    因为男友想让frances搬出来和他一起住,而她却选择了和她最好的朋友sophie住在一起。在sophie面前,frances轻描淡写地说分手的原因是男友做爱素质差。我想资本主义的女同学都十分善于在这方面找原因。
    以至于当sophie甩了frances跟另外一个姑娘合租的时候,frances陷入崩溃。

    “sophie和我是一个人,只是头发颜色不一样嘛,啊哈,我开个玩笑。”
    她看着窗台的两个位置,还是不太习惯一个人抽烟。

    后来傻大姐从布鲁克林搬到了chinatown,她穿着碎花小裙,一百年不换的皮夹克,牛仔裤,converse,背着小包快乐地在街上奔跑,那年,她才27岁,无忧无虑的年纪,也不想着称霸全国,就乐呵乐呵地奔跑。她非常满足,一边奔跑一边跳舞,背景音乐是《modern love》(如果没记错的话),妈的,看了两次还是觉得这段最屌逼,快乐到我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可后来付不起房租,圣诞节的跑龙套角色被取消,sophie个臭不要脸的还跟她男人一起跑了。
    万念俱灰,只好有钱没钱咱回家过年。她穿着朴素的衣服在家乡的街道上骑着自行车,一脸不知所措。
    她整个人泡在浴缸里,而老妈则急着要用洗手间。那一刻她明白,这家里她也是呆不下去了。

    其实我们frances也蛮有理想的,她想做一个知名舞蹈演员,然后和sophie约好了一起去巴黎。
    可后来她没成为知名舞蹈演员,sophie又跟男人去了日本,于是她赌气之下就一个人去了巴黎,巴黎街头的那段音乐应该是《every1’s a winner》。
    她在没有gainsbourg的巴黎倒时差,水土不服还生了痘痘。她想约从前的小姐妹喝杯下午茶,结果回到了纽约小姐妹才来个电话留言,又是一样的排列组合,哲学家,画家,一起共进晚餐好不好?
    她怒关电话,心中想的一定是,我日,老娘真tm再也不想在文艺圈混了好么。
    而我想的是,麻痹,不要签证就飞去大美利坚,你该知足了。
    之后,frances为了她说走就走的旅行成功破产。这也是给各位坚持说走就走的文青们一个提醒,没钱没时间没计划就请别瞎鸡巴装逼好了么?什么奋不顾身的爱情,什么说走就走的旅行,没钱你意淫个鸡巴。

    在这之前,frances在一次高端洋气的成人聚会上又闹出笑话。而醉后的她说出了一段很美丽的话。
    她说,她想要拥有这样一种关系——在茫茫人群中为了社交而与别人搭话聊天,但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的另外一个人也同样偷偷投来注视的目光,那是她最亲爱的人,因为足够信任,所以无需多言,你我都在相互注视着对方。

    我不太理解闺蜜这种东西的存在,毕竟朕就是这样的汉子,简单粗暴,不近人情,虽然广交天下基友,也常跻身男闺蜜的list之中,但女生和女生之间细腻的情感,还是无法感同身受。
    很久之后,sophie又和frances睡在了一张窄窄的单人床上。sophie说,你知道么,我一直想要和你比赛。
    frances笑着说,我从来没有想过啊。
    我想,女生应该会更明白一点。

    穷困潦倒的frances在大自然呼吸,被禁止抽烟。后来她又回到了纽卡,我梦中的城市,啊不是,是纽约。
    她决定重新做人,既然做不了舞蹈大明星,她也不再勉强。她成为了舞团办公室成员,接电话,打交道,带学生练武,我的意思是,练舞。
    有一幕非常感人,在空旷无人的舞台上,她的学生们还没来。
    于是她脱掉了高跟鞋,光着脚独自在舞台中央上跳起舞来。
    这时刻虽短暂,但是她坚持理想的证明,已然极端灿烂。
    比起那些认为自己应当放弃理想,面对现实的人来说,她是成功的。

    frances在学生的舞蹈表演之后,忙着和主管交谈,在茫茫人群中,她突然望向sophie,而彼时sophie也投来目光,她们两个都笑了。我为frances感到高兴,她终于得到了她想要的relationship。
    而最后的最后,frances终于找到了她理想的房子,有大窗户好阳光,她忙着整理杂物,突然想起要给自己的信箱贴个名字,于是就有了我们这部电影莫名其妙的片名。
    《frances ha》。

    大团圆的结局让人充满希望。老姑娘又开始了她崭新的人生,她会继续在闲暇的时间跳舞,继续用微笑来感染每个人,lev会继续换妹子参观房间,benji则继续戴着耳机忍受隔壁lev的大欢愉,sophie和男人应该快结婚了吧,而frances依旧是如此的incasable,我为她祝福,同时也为我的incasable感到同仇敌忾。但对于未来的爱,还是非常期待。
  2. 很多人在看完诺亚•鲍巴赫的新片《弗兰西斯•哈》之后,都会对主角在搬入中国城的新公寓之后欢快地在街上跑那个段落印象深刻,这里代表她吐露心声的背景音乐“modern love”的确是功不可没。没错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段落之一,脑海里马上就会出现《坏血》或者《四百击》的相似场景。但其实更特别的奔跑,我觉得,是弗兰西斯在决定请列夫吃饭的时候信用卡用不了跑去找ATM取现金那里。回去的路上,弗兰摔了一跤(还刚好被路边的汽车挡住),却一秒钟都没有暂停地爬起来接着跑。这短短几十秒其实就是她当时人生和这部电影的写照:暂时失业,居无定所,好友的离弃,男友也没了,但必须马不停蹄地忙碌着否则房租都付不起。听上去很惨吧?但这部电影不论是人物还是台词,更多地像是一种“苦中作乐”的幽默,对,就像那一辆挡住她的汽车。她不是不痛苦,只是电影没有表现在那方面。 所以我觉得,《弗兰西斯•哈》和HBO的《都市女孩》还是“很”不一样的。当然,这两部作品都在描绘二十几岁的青年人在纽约挣扎的生存状态,难免让人产生对比。《都市女孩》的年龄层相对弗兰要低几岁,但倘若按照现在这情况再拍个几季,那不就是一样也快三十了嘛。(所以我在挺喜欢第一季的情况下,对第二季的走向并不十分满意。)《都市女孩》更像是替你把生活的伤疤揭开给你看,生活在大城市的低收入年轻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父母/朋友/恋人/工作(甚至相貌?)上的不快,而这剧把这些烦恼全都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并尽情宣泄不满,让年轻的观众群浑身上下每个细胞都产生强烈共鸣。但诺亚·鲍巴赫和格雷塔·葛维戈在本来就并不十分dramatic的84分钟后给了弗兰一个相对“快乐”的结局,也正如他们在采访中说到的“我们需要看到这样的结局”。弗兰和她的朋友们把生活的苦都化作了幽默的自嘲,“undateable”,“这间公寓太有自知之明了”。弗兰是个爱读书的女孩,她总是拿书来举例子,但电影里的她,就像那支在巴黎怎么点也点不着的打火机一样,卡在了这个混乱的章节里出不去。但一本就算再写不下去的书,总是可以继续写的,摔倒了,总有方法可以爬起来——至少鲍巴赫和葛维戈认为是这样吧。 《弗兰西斯》和《都市女孩》还有一点不同就是在友谊的描写上。到了第二季的《都市女孩》似乎四个女生的生活变得十分割离,再无第一季里面对闺蜜生活的细致刻画(也有可能是汉娜的性生活占的比重太大)。而《弗》,按葛维戈的话来说,是“纯粹的友谊”。电影里的弗兰西斯一开始就跟男朋友分手了,这个角色的存在感之低我都无法形容——然后整部电影连个像样的接吻场面都没有(虽然他们整天把性挂在嘴上讨论),显然它的主题不是关于爱情的。索菲作为弗兰的“最好的朋友”,被其形容为“头发颜色不同的另一个我”,虽然开始不久就搬离了和弗兰一起租下的公寓,但却是贯穿始终的重要角色。除了中段弗兰在朋友家晚餐后的那段独白,其实整个电影都在叙述这种女生之间的情谊,这种认识也是弗兰成长的标志——其实最好的、“灵魂伴侣”般的朋友,不一定就是要整天腻在一起做一样的事,而是那个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分享你的眼神和情绪的人,哪怕只是一瞬间。我相信每个从大学刚毕业的女生都会有类似的纠结,如果你有那么一个亲密无间的室友,却在毕业之后慢慢疏远,会不由自主地开始思考这段时间和友谊的价值。但真正很重要的人,会一直都在的,就像“宇宙中的另一个维度”。当然本吉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角色,他真是无数次地暗示自己对弗兰是有意思的,弗兰估计也不是不知道,只是当时的她生活太混乱了,忙得都没时间收拾房间(是这样吗?)。不知道片尾她进入了下一个章节,里面还会不会有本吉。 我们可以说这部电影是一个特殊的“章节体”,因为它利用弗兰搬家的过程分成了几个阶段,一开始的布鲁克林,到后来的中国城、萨克拉门托、巴黎等等。所以电影其实并没有很戏剧化的冲突,像是碎片拼成的一样,却让人一直觉得节奏很快(这一点《格林伯格》其实也是一样风格但就散掉了),一直在跟着弗兰跑。很多人都把这部电影和伍迪·艾伦的比(巧的是,葛维戈就是在拍完《爱在罗马》之后就开始拍这部),像很经典的《曼哈顿》和《安妮霍尔》,纽约故事嘛。其实要真的说像伍迪艾伦,鲍巴赫的长片处女作《疯狂二十年华》倒是像得更明显一些,尤其开场的毕业派对,活脱脱年轻版《丈夫太太与情人》?总之感觉很到位。(顺带一提,那部处女作真是蛮不错的,有新意且非常纯情,值得一看。)而《弗》我觉得它更像是对新浪潮的致敬,不仅在于它特意使用了复古的黑白摄影,而更在于它相对鲍巴赫的前作,少了知识分子、读书人的纠结、自怨自艾(虽然有还是有的),多了那种对自由、热情甚至不停奔跑、舞蹈的冲动。 格雷塔·葛维戈作为编剧之一,也贡献了绝佳的出演。之前看过她几部电影,都是演的单纯年轻的美国大妞,但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她事业的转折了。其实这种看上去生活化的台词和表演是更难做到的,比如她自己就说“别人肯定以为我就是站在摄影机前即兴说台词然后编剧里就有了我的名字”,其实她是从一开始就着手写电影的各种片段,经过很多次的取舍和组合才有了现在的故事;而她和索菲在酒吧厕所里吵架的二十几秒,拍了有42遍之多。 弗兰有句台词说,“我现在感觉自己身处瓦尔登湖”。这部电影最大的可爱之处就在于,如果把里面的iPhone、Mac拿掉,它可以轻松地成为一部六七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的片。所以弗兰的故事,其实与这个时代并无太大关系,而是完全发自人的自身的。相信很多年以后,我们可以说,“I’m having a Frances Ha moment”,因为这部电影会成为,不,它就是一部“timeless classic”。 copyright@

  3. Frances让我想起一位留学时的女同学,她和Frances发色相近,肩宽差不多,五官类似,而她俩的笑容根本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毫无雕饰、纯粹。

    美国大马路上有很多这样的女孩,相貌一般,智商一般,天天傻呵呵的玩来玩去,喝酒抽烟和认识不久的男孩子约会,永远都在担心下个月的房租,但她们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梦想。她们每天都很忙,忙到没有时间收拾屋子。Frances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不可能更普通了,不可能更真实了,不可能更单纯了。

    有一场戏是让我最替Frances捏把汗的,不是她和Sophie吵架,也不是她被解雇,而是她寄人篱下,和一群律师、金融等等精英人士吃饭那场戏。她们聊的话题完全不搭杠,就连Frances吃面包的熊样也格外刺眼,看得我都替她脸红。可是Frances竟然单纯得完全不觉其中尴尬,依然我行我素,拉着精英们聊人生、谈理想。于是就有那段令人惊艳的独白,念得在场的其他人似乎都对她刮目相看了一样,念得我都替她感到骄傲,总算是为自己的冒失和粗俗扳回一城。谁知到她竟然开口向律师借宿巴黎的房子,然后就飞到巴黎了,当然这趟可能是她经历过的最昂贵并且最糟糕的旅行。

    Frances的纯粹可以让她除了金钱之外没有任何负担,她可以为了友情跟男友分手,可以为了去巴黎的梦想背负债务,为了作为舞者的尊严跑回学校。编剧给她安排了个美好的结局,傻人有傻福吧。

    每当看到一个好电影的时候我都会不禁想,要是同样的故事发生在我的身边会是怎样,会有类似Frances这样的人吗?可能会有,但是大部分人应该都不会选择Frances那样的人生吧。我们和她比起来都太复杂了,思考的东西都太多了,负担也就重的多,钱、车、房、结婚生子,亲友认可,和周围的人比。Sophie对Frances说她总是觉得她们俩是在竞争,而Frances从不这样想。我们大多数人会选择像Sophie一样的生活,羡慕Frances的单纯,然后在某个压力过大的深夜对她抱怨说,“我真他妈的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了!我多想回到从前啊,多么无忧无虑!”然后第二天早上依旧对自己倍感“疲惫”的日子抓紧不放,甚至在某个时间会对Frances抱有轻蔑的同情,同时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选择和她一样的生活。

    复杂的我们总是羡慕单纯的人,然后选择做一个懦夫。
  4. “你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有这样的瞬间,他们知道你爱他们,你也知道他们爱着你。你们在一个派对里,在跟不同的人说这话,都在开心的笑着,这时候你望向屋子的另一边,两个人的眼光交汇了,并不是那种占有欲的意思,也不是那种色眯眯的眼神,只是因为那就是你生命中的那个人。这很好笑也很伤感,因为生命总会结束,但你眼前这个神秘的世界就在你面前出现着,这么多人在场,毫无征兆就出现了,而其他任何人都不了解,就像人们说过的宇宙中还有另外一个维度,它就在我们身边,但我们觉察不到。这就是我想要的二人世界,或者说是生活吧,爱情吧。”

    弗兰西丝说完这段,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对她刮目相看了,银幕外的我也被感染。这就那个平日里邋遢,不靠谱,undatable的衰女,刚刚还在辩解她读过很多书,却遭致很多不可思议眼神的毫无书卷气的大龄女子,立马漂亮地扳回了一城。大大咧咧怎么了,一事无成怎么了,弗兰西丝依然胸怀理想,有着自己独特的坚持方式。生活本来就不如意,我何苦做无谓的挣扎,朝着理想跌跌撞撞前进,她比任何人的滋润。

    弗兰西丝不同于其他女孩子的细腻,完全可以归类为大老粗式的女汉子。她喝醉了在地铁站小便,房间里的衣服丢得到处都是,睡觉不脱袜子,跟男孩子一个生活节奏。也许是个性使然,也可能是运气不佳,一心想当舞者的弗兰西丝在纽约这个大都市郁郁不得志。莫名其妙的跟男友分手了,最好的朋友索菲搬去和别人合租,本来有机会参加圣诞巡演却被公司无限期“放假”,穷到缴不起房租、要靠退税请别人吃饭。影片没有展现弗兰西丝的失落时刻,但谁都能体会在那种祸不单行的日子里有多难熬。相反的,影片随着弗兰西丝奔走的画面配以轻快欢乐的音乐,让这部电影甩开了苦情戏这一套路,这点让我耳目一新。

    弗兰西丝说的没错,这个世界很好笑也很伤感。大家看到都是表面的成功与失败,却看不到背后的努力与坚持。当你都替弗兰西丝不值时,当你也在祈求上天眷顾时,弗兰西丝却无比的踏实,她体现出的粗枝大叶,大智若愚,瞬间就让你打消念头,生活就是生活,还是要坚持下去。保持运动不让自己变胖,照镜子的习惯,生活艰辛的时候得到一个与舞蹈无关的职位后毅然回绝,弗兰西丝有着自己的追求。即使谁都觉得她不适合在舞台上,即使梦被击碎了一次又一次,她还是会朝这个目标前进。影片实质上是一个寻找自我定位的故事,往日的蹉跎也许并不值得后悔,因为那就是一部分的你,就像这部电影用欢乐的配乐欢乐的氛围去描述一个邋遢的loser形象,我却感觉温暖与怀恋。

    这部电影有一个很有趣的关系设置,流水的人物,铁打的索菲。弗兰西丝说:“我们就是一对拉拉,只是不做爱。”她们形影不离,同床共枕,的确,有些情感很难用友谊或者爱情来定义,它的存在很奇妙,就像灵魂需要依靠。弗兰西丝离不开索菲,但是她也放索菲去追求幸福,虽然内心很不舒服索菲与男友的亲密关系,不舒服她跟着男友去了东京,不舒服不跟自己说就订婚了。但是那人群中的一眼对视,那么释怀那么默契那么畅快,一切都不重要了。人生知己难寻,庆幸吧,珍惜吧,脆弱的人类。

    《弗兰西丝•哈》采用了黑白画面,增加了影片的质感,最近我觉得黑白影像越来越有魅力了,坦白说,如果这部电影如果不采用黑白影像,我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喜欢它了。所以就不难理解那么多导演喜欢用黑白影像了,像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艺术家》,甚至乔斯•韦登也玩黑白拍了部《无事生非》。这类黑白影像除却了一切杂色,突出了情绪的表达,兼有怀旧和文艺气息,为影片加分不少,何乐而不为。

    不得不说导演鲍姆巴赫也学着了这类法国电影的艺术气息以及地域特色表达,建筑、地铁、音乐,我们尽情感受纽约这座城市,与其他电影里的纽约如此的不同,你甚至分不清影片里的纽约和巴黎了。同时,导演赋予了这部电影浓浓的女性意识,这种女性形象的塑造在电影里十分少见,城市里女性的打拼与情感也区别于其他影片的设置。

    总结一下,这也许是今年最容易打动人心的电影了。如果你也在城市里笨拙而又真诚的活过,这样对理想不计后果的追逐过,这样对朋友不求回报的付出过,这个片子轻易的就能俘获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