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向政府说不(港) / 向独夫说不(台) / 否
导演: 帕布罗·拉雷恩
编剧: 佩德罗·佩拉诺 安东尼奥·斯卡尔梅达
主演: 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理查德·德莱福斯 简·方达 阿尔佛莱德·卡斯特罗 安东尼娅·塞赫尔斯 佩德罗·佩拉诺
上映日期: 2012-05-18(戛纳电影节) 2012-08-09(智利)
片长: 118分钟 IMDb: tt2059255 豆瓣评分:7.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影片的基调是反讽的,重点根本不是公投带来的“民主”改变了一切,更不是“商业广告”改变了公投结果;在片头介绍可口可乐广告和片尾介绍电视剧广告给乙方时,男主和在公投中立场与男主相反的上司都是在和解状态下说了一样的台词:“这个片子符合时代氛围,智利也做好了接受时代的准备”。因此,重点是未曾改变的“时代氛围”,也就是消费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也是为什么主人公在“公投胜利“后的表现如此平静,影片整体叙事也显得”头重脚轻“和”反高潮“的原因。双方的广告片,最后都完全采用了同一逻辑,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严肃的政治被消解了。 最后的字幕,为何要强调,尽管公投后“中左”政府在民选模式下统治了智利十八年,但却一直在采取皮政权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呢?为何要强调无法对皮诺切特追责呢?
作为“独裁统治者皮诺切特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智利说不》终于摆脱了前两部作品里粗糙黯淡的美学风格和乏味无趣的人物,全程用风趣幽默和尖锐讽刺的口吻,将一个伪纪录风格的政治寓言表现得有声有色。在前两部作品里,主人公都是生活在独裁统治下的小人物,为了满足虚无的理想或卑微的欲望而丧失伦理道德。这部作品的主人公依然是一个与政治无关的平凡人,但是他没有走上助纣为虐的道路,而是选择用自己的专业才能对抗这个邪恶的独裁政权。
影片根据真实历史为背景,讲述在智利军事独裁者皮诺切特执政期间,“广告救国”的传奇故事。军政府用残暴高压政策镇压异己,引起了大量不满,但面对国际施加的压力,被迫举办公投,由人民用“Yes”或“No”的方式,决定是否由皮诺切特接任下一届八年任期。反对党领袖找来一位年轻的广告人做宣传。用广告宣传片来推翻独裁统治的情节犹如天方夜谭,但是导演拉拉因采用伪纪录片的形式大大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为了还原复古的时代感,他不惜使用一种早已过时的U-Matic磁带录影机进行拍摄,拍摄完成后再将录像转换成数码格式的影像。这种对时代细节的严格考究带来意想不到的观感,一开始我还以为画面出了问题,怀旧的录像带画质看花眼了,某一刻让我有时光倒流的错觉,而画面上不时泛起的七色光晕似乎有意呼应着剧中反对派广告里的彩虹符号。同时,在虚构的情节中不时嵌入历史档案材料片以及新闻报道等影像素材,令真实与虚构在叙事文本中达至水乳交融的完美程度。
影片将军政府和反对派两个阵营之间的宣传交战作为叙事重点,两个阵营都想方设法在每晚电视播出的宣传片中吸引到支持者,在这个过程中抖出不少笑料。从事广告行业的影迷可能更有同感,反对派阵营的宣传片看上去就跟普通的可口可乐广告无异,他们在做分析时事先要考虑宣传片的受众是谁,应该怎样才能引发他们出门投票。而军政府阵营也不甘示弱,恃着财大气粗的资金拍摄大场面,也用上同样的广告策略进行反击。于是,一场关乎全民前途和未来的政治选举摇身一变,成了一次吸引选民参与的广告宣传竞赛,预料中的严肃意味一扫而空,变成风趣幽默的广告行业绝技炫耀,从选题到制作再到策略,充斥着无比商业化的味道。细想之下,这似乎掩藏着导演对民主选举的反讽。在本质上来看,选举就是煽动民意和抹黑对手,能“忽悠”越多人出来投票,自然越有机会获得胜利。影片在文本上的多重解读令这部伪记录题材不至于沦为平庸之作。
拉拉因在这部作品中尝试不少美学手段,并形成一种固定的风格,出现在之后的作品中。除了刚才提到的用过时的拍摄技术还原年代感之外,还有大量逆光和过度曝光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渲染出人物的心理情绪。此外,用跳跃剪辑的方式拍摄一段正常的人物对话,人物背景在不断变换,而对话内容却是连贯的,由此打破沉闷的节奏感。这种别致的剪辑手法在之后的《神父俱乐部》和《追捕聂鲁达》有更进一步的展现。
总结下来看,帕布罗·拉拉因的这三部曲,延续了平民的叙事视角,与他之后拍摄的名人传记题材有着截然不同的取向。导演极力表现在独裁统治年代,无论如何远离政治,小人物都会不知不觉被裹进历史洪流之中。前两部的主人公均属于“反面人物”,他们要么受无政府的纵容,或者受到政权的小恩惠,从而坠入人性阴暗的漩涡。这部的主人公也有类似的一面,只不过他是来自中产阶层的广告策划人,衣食无忧的他从没想过要推翻独裁政权。
片中花去不少笔墨描述他面对军政府威胁的行为而感到惧怕畏缩的一面,然而却在深思熟虑之后,他毅然选择要为反对派发声。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说是为了国家民众的前途命运,从个人方面来看,似乎也是为了发挥专业所长。在他看来,接下这个反对派竞选广告的任务,与别的商业广告毫无分别,这一点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得到印证。尤其是到高潮的结局,通常拍摄到反对派赢得选举便大团圆结局,但导演却又回到类似影片开场的一幕,不光暗示这只不过是他的本职工作,而且又引申出更多的联想。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广告的影响力竟然如此巨大,未来会成为流行文化统治的世界吗?它会成为政府给人民洗脑的统治工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