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智利说不 No(2012)

智利说不 No(2012)

又名: 向政府说不(港) / 向独夫说不(台) / 否

导演: 帕布罗·拉雷恩

编剧: 佩德罗·佩拉诺 安东尼奥·斯卡尔梅达

主演: 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理查德·德莱福斯 简·方达 阿尔佛莱德·卡斯特罗 安东尼娅·塞赫尔斯 佩德罗·佩拉诺

类型: 剧情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智利 美国 法国 墨西哥

上映日期: 2012-05-18(戛纳电影节) 2012-08-09(智利)

片长: 118分钟 IMDb: tt2059255 豆瓣评分:7.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智利影片《否》(《NO》)入选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五强,虽然最后未能折桂,但这部影片仍给观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部关于政治的影片,关注的是智利历史上重要的一页,即智利独裁的皮诺切特政府的倒台。1988年,皮诺切特根据自己的承诺,举行了全民公投,结果意外失利,统治了智利十七年的独裁统治,从此寿终正寝。影片描写的就是这场公投竞选的过程,通过双方的电视宣传战,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呈现在观众面前。

    有意思的是,智利还拍摄过另外一部影片,名为《马丘卡》(亦翻译为《那年阳光灿烂》),也跟皮诺切特有关,它描写的是发生于1973年的政变,皮诺切特将军在政变中推翻了阿连德总统上台,开始了他漫长的独裁统治。《马丘卡》是从一个孩子的眼光来反映那场政变,当时的印地安贫民正是阿连德政权的支持者;而《否》则以一个电视人的视角来观照那场全民公投,正是中产阶级的崛起将皮诺切特赶下了台。《马丘卡》与《否》一前一后两个关键节点,犹如给皮诺切特的一生盖棺论定。

    智利从1818年独立以来,一直实行民主制度,是个政局比较稳定的国家,由于有着丰富的矿藏,在拉丁美洲算是个富裕的国家。除了1930年受到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的冲击,以及1960智利大地震的影响,智利经济的发展相当平衡。不过贫富差距较大,亦是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数量较大的原住民,一直生活在贫困线之下。1970年,倾向于社会主义的阿连德通过大选,当选为总统。他上台后迅速地实行国有化政策,开始了智利社会主义化的发展。印地安贫民享受到改变带来的好处,但国家的政局却开始出现了动荡。这是这两部影片故事发生的背景。

    皮诺切特也就在此时出场,当时他是智利军队的总司令。他于1973年发动了政变,阿连德被枪击而死,皮诺切特掌握了政权。《马丘卡》表现的就是这段历史,镜头里出现的就是血腥,对于那个时代逝去的惆怅,还有对于未来的绝望。皮诺切特当政后,自然是进行了独裁统治,对于他所认为的共产党的异议者,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但另一方面,却对经济的发展异常的重视。他请了多名经济学家对重塑智利的经济,他们都来自经济学重镇的芝加哥大学,服膺的是弗里德曼的自由经济理论。他们将阿连德收归国有的企业重新私有化,智利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的形势可谓一派大好。皮诺切特在1980年举行了大选并大胜。当然对于此次选举,争议亦不少。因此,皮诺切特宣布八年任期后再重新全民公投。

    《否》的故事即从这里开始。公投分成了“是”与“否”两个对立的阵营,他们分别代表了是继续保持皮诺切特的统治,还是重新回归到智利的民主选举的传统之中这两大人群。皮诺切特当时可是踌躇满志,经济快速发展,国力逐渐增强,是他最大的筹码。其实,对于“否”阵营来说,他们对于赢得公投也没有充分的信心,最初的打算只是利用这次公投,来表达他们的意见,表明他们的存在。电影中,当否阵营问主角家里的保姆,她会如何投票时,她回答说,她的儿子在念大学,她的女儿已经工作,她对目前的状况很满意。至于民主以后再说。这其实也是当时很多人的想法,也是皮诺切特敢于宣布全民公投的原因所在。

    不过,历史却证明皮诺切特错了。他以为人民只需要喂饱肚子就够了,其他的都只是奢侈的享受。当然,这也是所有独裁者的想法。从电影中所表现的“是”阵营中所打的电视广告即可看出,他们是紧紧地抓住了百姓怕乱的心理,害怕回到过去,回到阿连德的社会主义时代,从而推出了维持现状就能保持现有繁荣的竞选策略。策略并没错,只是时势变了。尽管皮诺切特是靠政变上台的,但支持他的却大有人在,智利社会里的中上层阶级,差不多与皮诺切特有着相同的价值观。他们虽然内心并不赞同独裁,不过相较于古巴化的危险,他们宁愿牺牲民主。他们也得益于智利随后的经济发展。

    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中产阶级的群体也在逐渐扩大,同时,中上阶层的分歧亦在扩大。从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为两个阵营制作竞选广告的,都来自于同一家电视台。为“是”服务的是原来的主管,而为“否”工作的则是海外留学回来的才俊。日益庞大的中产阶级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吃饭肚子,他们有着更多的要求,他们要求有更多的自由,他们要求有选票,能够选举自己信赖的人上台。他们的口号是“智利幸福即将来临”。他们眼中的幸福,并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生活的富庶,而是可以说不的自由,是可以清算过去的自由,是能够表达自己权利的自由。这是皮诺切特从他们这里剥夺走的,而现在仍给予不了他们的。

    支持皮诺切特上台的中产阶级,现在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他们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力量。皮诺切特低估了这种力量,高估了经济发展对于社会的影响,因此他的失败也是必然的。电影中,我们看到,连他所依赖的军队也抛弃了他,逼他接受公投的结果。“否”阵营获胜,皮诺切特下台,智利完成了民主化的进程。

    如何评价皮诺切特,恐怕也是颇费思量。无疑,他是个臭名昭著的独裁者,当时各国都对其避而远之。意味深长的是,唯独只有中国与其交好。他依靠军队压制民主,并残酷地清除异己。在政治上他让智利的民主出现大幅的倒退。但在经济上,他拥抱自由经济体制,让智利快速地赶上了世界发展步伐,他的反对者很多就诞生于他所倡导的经济发展中。他一直认为自己将一生献给了这个国家,为这个国家的发展殚精竭虑,事实也是如此。他虽有贪腐,但还算得上一个有作为的领导者。从某种程度来说,智利民主体制的恢复,皮诺切特算是个开启者。2006年他去世时,在智利引起了很大的骚动,也有数万人为其送葬。

    皮诺切特退出了历史舞台,却也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身影。
  2.        智利影片《No》因提名奥斯卡而出现在豆瓣上,有些不易。对国内的电影观众来说,智利影片一辈子可能也没有看过一部。更不要说智利的什么名导,名演员了。
        因旅居智利十余年,也陆续写过一些智利电影的影评,都收录在《裸体的智利》一书中。关于影片《No》的导演,国内的观众可能一无所知。但是对很多智利人来说,一点都不陌生。他老爸是智利最大的右派政党-独立民主联盟党的参议员,前党主席。正是这个政党在皮诺切特执政期间支持军政府,在全民公决中带头投了“Yes”票。而这个右派政治家的儿子却说一个地道的左派。他的一系列作品都是批判右派及其政府的。
        说到这部影片,导演以一个参与制作反政府宣传片的广告人的角度,反映了当时智利社会的冲突。智利当时的争取民主联盟政党,雇佣了这个来广告人,在他的主导下,摄制了一部在该联盟内部也很有争议的短片。其实,那部广告片并不是决定那场全民公决结果的重要因素。皮诺切特当时已是强弩之末,大势已去。无论是国际国内舆论都指向一个结果,“No”的胜利。但是这位广告人的短片,传递的积极的信息却成为之后胜利带来的欢乐风暴的导火索。
    “La alegria ya llego”
    欢乐已经来临!
        这位广告人的成功在于,他的宣传片没有拍成控诉皮诺切特军政府的独裁暴政的影片,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即民主社会即将来临,人们内心的喜悦已经溢于言表。短片给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并让欢乐战胜恐惧。而全民公决结果公布之后,人民的喜悦之情,恰恰在投票之前的“No”的宣传片中已经展现出来。
         另外,影片在技术上也做得像纪录片一样真实可信,加上大历史背景。无疑是影片产生了一种厚重感。也许,这是其被提名奥斯卡的理由吧。
  3. 影片的基调是反讽的,重点根本不是公投带来的“民主”改变了一切,更不是“商业广告”改变了公投结果;在片头介绍可口可乐广告和片尾介绍电视剧广告给乙方时,男主和在公投中立场与男主相反的上司都是在和解状态下说了一样的台词:“这个片子符合时代氛围,智利也做好了接受时代的准备”。因此,重点是未曾改变的“时代氛围”,也就是消费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也是为什么主人公在“公投胜利“后的表现如此平静,影片整体叙事也显得”头重脚轻“和”反高潮“的原因。双方的广告片,最后都完全采用了同一逻辑,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严肃的政治被消解了。 最后的字幕,为何要强调,尽管公投后“中左”政府在民选模式下统治了智利十八年,但却一直在采取皮政权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呢?为何要强调无法对皮诺切特追责呢?

  4. ▲“独裁统治者皮诺切特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作为“独裁统治者皮诺切特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智利说不》终于摆脱了前两部作品里粗糙黯淡的美学风格和乏味无趣的人物,全程用风趣幽默尖锐讽刺的口吻,将一个伪纪录风格的政治寓言表现得有声有色。在前两部作品里,主人公都是生活在独裁统治下的小人物,为了满足虚无的理想或卑微的欲望而丧失伦理道德。这部作品的主人公依然是一个与政治无关的平凡人,但是他没有走上助纣为虐的道路,而是选择用自己的专业才能对抗这个邪恶的独裁政权。

    影片根据真实历史为背景,讲述在智利军事独裁者皮诺切特执政期间,“广告救国”的传奇故事。军政府用残暴高压政策镇压异己,引起了大量不满,但面对国际施加的压力,被迫举办公投,由人民用“Yes”或“No”的方式,决定是否由皮诺切特接任下一届八年任期。反对党领袖找来一位年轻的广告人做宣传。用广告宣传片来推翻独裁统治的情节犹如天方夜谭,但是导演拉拉因采用伪纪录片的形式大大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为了还原复古的时代感,他不惜使用一种早已过时的U-Matic磁带录影机进行拍摄,拍摄完成后再将录像转换成数码格式的影像。这种对时代细节的严格考究带来意想不到的观感,一开始我还以为画面出了问题,怀旧的录像带画质看花眼了,某一刻让我有时光倒流的错觉,而画面上不时泛起的七色光晕似乎有意呼应着剧中反对派广告里的彩虹符号。同时,在虚构的情节中不时嵌入历史档案材料片以及新闻报道等影像素材,令真实与虚构在叙事文本中达至水乳交融的完美程度

    ▲用过时的录像机拍摄出以假乱真的复古时代感

    影片将军政府和反对派两个阵营之间的宣传交战作为叙事重点,两个阵营都想方设法在每晚电视播出的宣传片中吸引到支持者,在这个过程中抖出不少笑料。从事广告行业的影迷可能更有同感,反对派阵营的宣传片看上去就跟普通的可口可乐广告无异,他们在做分析时事先要考虑宣传片的受众是谁,应该怎样才能引发他们出门投票。而军政府阵营也不甘示弱,恃着财大气粗的资金拍摄大场面,也用上同样的广告策略进行反击。于是,一场关乎全民前途和未来的政治选举摇身一变,成了一次吸引选民参与的广告宣传竞赛,预料中的严肃意味一扫而空,变成风趣幽默的广告行业绝技炫耀,从选题到制作再到策略,充斥着无比商业化的味道。细想之下,这似乎掩藏着导演对民主选举的反讽。在本质上来看,选举就是煽动民意和抹黑对手,能“忽悠”越多人出来投票,自然越有机会获得胜利。影片在文本上的多重解读令这部伪记录题材不至于沦为平庸之作。

    拉拉因在这部作品中尝试不少美学手段,并形成一种固定的风格,出现在之后的作品中。除了刚才提到的用过时的拍摄技术还原年代感之外,还有大量逆光和过度曝光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渲染出人物的心理情绪。此外,用跳跃剪辑的方式拍摄一段正常的人物对话,人物背景在不断变换,而对话内容却是连贯的,由此打破沉闷的节奏感。这种别致的剪辑手法在之后的《神父俱乐部》和《追捕聂鲁达》有更进一步的展现。

    ▲三部曲都延续了平民的叙事视角

    总结下来看,帕布罗·拉拉因的这三部曲,延续了平民的叙事视角,与他之后拍摄的名人传记题材有着截然不同的取向。导演极力表现在独裁统治年代,无论如何远离政治,小人物都会不知不觉被裹进历史洪流之中。前两部的主人公均属于“反面人物”,他们要么受无政府的纵容,或者受到政权的小恩惠,从而坠入人性阴暗的漩涡。这部的主人公也有类似的一面,只不过他是来自中产阶层的广告策划人,衣食无忧的他从没想过要推翻独裁政权。

    片中花去不少笔墨描述他面对军政府威胁的行为而感到惧怕畏缩的一面,然而却在深思熟虑之后,他毅然选择要为反对派发声。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说是为了国家民众的前途命运,从个人方面来看,似乎也是为了发挥专业所长。在他看来,接下这个反对派竞选广告的任务,与别的商业广告毫无分别,这一点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得到印证。尤其是到高潮的结局,通常拍摄到反对派赢得选举便大团圆结局,但导演却又回到类似影片开场的一幕,不光暗示这只不过是他的本职工作,而且又引申出更多的联想。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广告的影响力竟然如此巨大,未来会成为流行文化统治的世界吗?它会成为政府给人民洗脑的统治工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