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主竞赛单元第1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无望的人们》,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平民战俘们惆怅悲哀的评价了!
果树:
风格已经相当强烈了。
法罗岛帝国皇后:
极具杨索特色的一部监狱电影。
土:
现实必然无望,底层互斗,从内部瓦解政治抗争。
George:
镜头下每一个人都是行动者,但是未来却不是敞开的。
曲有误:
《红军与白军》《红色赞美诗》《无望的人们》三部下来基本确定杨索不是我的菜了。
野凡:
杨索用极简的笔触勾勒一幅极为繁冗的图像,战争、人性、自由与时代都被包含其中。在一片一望无垠的原野上,展开一个国家的秘闻。
蝠蝠:
被杨索圈粉,虽然形式主义大部分时候不是什么褒义词,但杨索绝对称得上是形式主义的大师级人物,这种导演每一个都是电影界的瑰宝啊。
飞檐:
规整的构图和空间的分割意欲表明割裂的绝望,个体的末路。革命失败后希望破裂,强压之下的人生只能迎来黑暗。封闭与拒绝沟通,当代的喻体。
蹦擦擦:
让我觉得真的绝望的时刻不是光着屁股的女人在鞭子的抽打中奔跑躲闪,而是原本坚定的信念在举报有赏后迅速倒戈,这是人类软弱性的悲哀,也是战争的残酷,让人变得不再是人。
Pincent:
摄影机在残酷历史的封闭集中营中运动,它近景关怀着底层囚犯,大景别则多用来拍摄士兵的室外活动,镜头摇动、升降保持着冷漠,黑白影像下黑与白服装的对比更加明显。人类周而复始地在当下重复着历史,在提倡举报的时代…谁都有可能下一刻就被套上头套。
supremacyacron:
片子只是在开场的时候对事件所处时代的大背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但故事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代入感可谓不算很强,叙事节奏的拖沓其实也算是片子的致命伤。虽然画面糊,但是片子的摄影和场面的调度都是上乘的,广角的外景以及行进中的部队,还有很多呼应主题“绝望”的镜头,例如抽打奔跑的女孩,跳塔自杀的人们,表现出来的消极情绪也是比较到位。
盆满钵满赵+:
空荡的草原,单调的建筑物,几乎没有bgm,一群冷静的人们,冷静的处罚、逼问,冷静地寻求存活的机会、又冷静地继续受害,甚至乐器队的人都冷静冰冷的敲打吹奏。 冷静中很希望有个救世主或者反叛者出现,可双方却按部就班地遵循着自己的任务,太压抑了。 直到一群人听到好消息仿佛得到了解脱,冷静地处罚依旧继续。而此刻,电影里第一次响起了BGM。
sparrow:
第一次看杨索,很有借古讽今的意味。萧索的荒原里,黑白影像增强了压抑气氛,统一着装的鞭笞消减了时空的关联,广角镜头中弯曲无边的地平线,被圈禁的俘虏们在互相反叛中寻求生机,这场互相指认的游戏不过是迈向死亡途中的助兴,被囚禁的每一分都异常难熬。军乐的铿锵奏鸣、囚犯们的勾心斗角、来回折返跑的裸体少女……希望本是无可有的,没有谁能逃出被裁决的生活。
Bob_Chow:
结构上较为粗糙,影像介于状态和事件之间,是由必要的事件所引发的状态,仅“已经被囚”与“企图宽恕”出发循回往复。个像没有突出于群像,也没有融合进去,有些突兀。诸如白头套脚镣绕圈般富有特色的构图或许可以更多些更精致。还有许多空间没有使用,旷野上的封闭壁垒从何而来,其实可以增加许多信息去丰富,而不是进入这个架空的缺缺乏世界观和时代感的空间,一时使人手足无措。
子夜无人:
第三次在法罗岛看杨索,比起后来更加成熟的《红色赞美诗》要略显粗糙,荒诞性上也不及《红军与白军》,但所有残酷之处都在更极端冷静的气氛中悄然发生,就像那个裸体少女来回折返跑承受鞭笞的段落,默不作声地传递出惊人的效果。一群原本可以拥有更广阔革命空间的人,就在鱼饵引诱、鱼钩乱摆的环境里走向了无奈的自我消磨。人失去了作为人的可能性,只剩下了通风报信的嘴巴和捕风捉影的眼睛。当这片土地终于迎来希望,人却被无望彻底埋葬。
##DAY1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杨索贡献了一部非常重要的电影。在《无望的人们》中,杨索和他的同伴们演示了,进化到巅峰的权力如何借助电影,这项最擅长营造恐怖与虚无的技术,完成了对被自我放弃的人类存在的彻底接管。因权力之名,自由成为了不需要处决,便被乖乖驯服的囚犯。囚禁者和被囚禁者的关系,决定了他们每一次的看,说,走,站,坐。观能,身体,生命被权力捕获,进而成为其运作和表达的无尽工具。
本片中出现了大量的斜视和类似的从侧面看的镜头。斜视首当其冲发生在囚禁者和囚犯之间,在以下截图中,囚禁者以János Gajdar为圆心不停来回踱步,而后者只能被动地以眼还眼,同时交出了通过身体姿势的改变而扭转秩序的权利。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János Gajdar成为告密者之后,当他也有样学样地开始试探他的“囚犯”的时候,后者选择了回避他所鄙夷的János的凝视来捍卫私密,尽管如此,他仍然没有选择通过更大幅度的移动来走出János的视线。换言之,以眼还眼是最低级的不抵抗,不看则是第二低级的消极抵抗。
32分58秒,被怀疑是冒充士兵的某人被投入囚犯当中, János先是祭出他侧面大量的惯常姿势,只不过这次的被审视者选择不断行走来摆脱János的目光,值得注意的是,在画面左侧的景深处,始终有个身材高大的囚犯将整起事态一览无遗。
攻方与守方都暴露在第三方的视野之中,而第三方协同他的两个目击客体,和更多没有被取景到的视野,又被摄像机这个做着类似囚禁者那样环形踱步的视野尽收眼底。运动加大了捕捉在文本内外的准确性,而景深则反映出了比动静更深层次的真伪问题:那个高个子是真的囚犯,还是卧底囚犯的狱卒?他看的是János还是János的客体还是别的什么人?他是真真切切地在看两人的一举一动,还是在寻找什么别的图像?他一边看又一边在走,他又是在和画面未呈现的谁在互动?
在中,我已经提到了,杨索对于观看行为的深刻悲观,而在本片中,观看甚至已经不再是一种无能,特别是带有强烈阴谋意味的侧面观看,成为了规训者,连同他赦免死刑的虚假承诺的,一份施舍给其受害者的附带着魔咒的礼物。接受这份礼物的后果便是,原本其内在自由必须被充分尊重的世界,客体化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致命接龙游戏。连同自由一起消失的就是,真相与谎言之间的壁垒,千辛万苦看到的,都将被证明是虚假的,而且,即便真相也不能换来活命。观看的唯一后果就是冲突,敌我不明,随时结束又随时开始的冲突,在下面的截图中,János发现自己陷入了被斜视对象的陷进中,四面楚歌。权力启动了这场互杀轮盘赌,但不是规则制定者,更不是胜负裁决者。
由于很早就将János的自取灭亡结局推到了台上,所以杨索还另辟蹊径地呈现出了权力的另一个属性:反高潮。 此处的反高潮,究其本质是对基本事态走向规律的蔑视。权力将万事万物非死即生的双极性又降了一格。因此,杨索不需要用他的电影挑衅什么东西,便充分证明了毁灭是绝对的。这座建在匈牙利大平原上的无名工事是地狱在人间的分部,所有出现在这个场域中的人都在出场伊始就已经被毁灭,他们是工事只进不出的囚犯,更是电影为了延续其自身运转而不断生产的质料:不光囚犯,也包括囚禁者。而我们看到的只能是,寻找潜伏桑多尔团伙的权力内部逻辑,如何取代了,一些人死一些人能活下去的外部常识。
有趣的是,此类影片常见的套路,往往是大量描绘监室,而忽略监视中枢,从而营造一种通俗意义上的,对无处不在眼睛的警示。而杨索却在本片反其道而行之,将原来只能当作月球背面的指挥中枢扶正,本片所有的室内空间场景都发生在其中。指挥中枢成为了唯一配备了亮光的人造空间(单独囚禁犯人的小号都是一片漆黑,点名的操场更是没有照明,所以在János的某次指认后,夜里,白天连续两次集体点名),亮光确保了在互相凝视或者暗中凝视之外的第三种选择:自我凝视。在这种凝视中, 囚禁者享受着演员一边表演一边欣赏自己表演的优越感。当囚禁者将János和Kabai父子赶到小黑屋并且锁上门,他完全能算到对方接下来的屈服,小黑屋的门产生了一种只能迷惑囚犯的间离感,这种间离感很快就在囚犯心中提炼出彻底的绝望,因为囚犯立刻认识到,门虽然挡住了囚禁者的肉眼,但却把他暴露在一个更加可怖的无身体器官的审视下,这样的审视不是这些凡人能逃脱的。在这里,杨索和剧本作者Gyula Hernádi 将和人类这个物种一样古老的敞开与封闭的辩证关系做了简单明晰的解释:当敞开到达一定程度后就是彻底的封闭。
在一次2008年的访谈中,杨索回忆说,他选择在匈牙利大平原拍摄本片的原因是,平原是唯一一个会让人产生 “我能看多远就能走多远”错觉的地理环境。空旷平原利于逃亡不利看管的神话在本片中被权力完全打破,但是空间仍然对于电影表现出与生俱来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以“电影越想把空间拍摄完整就越拍不完整”的悖论出现,直到被彻底滥用。所以,你不可能用电影和权力互相类比,在空间的两端,权力和电影,做为两个永不消亡的连续体彼此审视,在对权力的感知中,电影找到了应对自身衰退危机的最后赌注。在《无望的人们》中,电影不再是情节剧或者对主题的交替与互动,全片的第一个章节,那位无名的反抗者,被引导着在光明和黑暗之间走进走出,他从室内走向室外,从囚禁走向自由然后走向毁灭。叙事在这里打了一个结,把死结隐藏在了流苏里直到结尾,从而否定了任何线性叙事的必要性,而杨索想要告诉所有人的是:在所有非必要中,最非必要的就是对权力的反思,因为所有对权力恐怖的思考都是在帮助权力散布恐怖。
这个电影吧,很特殊。讲解的是匈牙利独立的历史故事。
当然是以之为背景了。
故事里涉及到几个人物:
拉霍斯·科苏特(英语:Louis Kossuth;1802 年 9 月 19 日 - 1894 年 3 月 20 日)是一位匈牙利记者、政治家、律师、贵族1848-1849 年革命期间匈牙利王国的政治家和总督兼总统。
凭借在政治辩论和公开演讲中的演说天赋,科苏特从一个贫穷的士绅家庭成为匈牙利王国的摄政王。
在美国国会大厦可以找到科苏特的青铜半身像,上面刻着:匈牙利民主之父、匈牙利政治家、自由斗士,1848-1849 年。
桑德尔( 1813 年 7 月 10 日—— 1878 年 11 月 22 日)
是一名来自匈牙利大平原的匈牙利歹徒。他是最著名的匈牙利强盗;他的一生启发了无数作家。他第一次在塞格德被送进监狱是在 23 岁(1836 年)。逃脱后,他选择了强盗的生活,一系列血腥和臭名昭著的行为使他的名字广为人知。1848 年 10 月,他代表国防委员会 ( Honvédelmi Bizottmány ) 和他的 150 人参加了1848 年的匈牙利革命。他们凭借奇怪的外表和战斗方法取得了成功,但由于缺乏纪律,他们被解散了。
革命失败后,他被迫逃亡,回到了他早先的土匪生活方式。直到 1857 年,他(44岁)被一名同伴出卖才被捕。他被判无期徒刑。他在监狱中度过了 9 年,直到 1868 年因大赦而获释。同年,他(55岁)又故技重施,抢劫了邮车和火车。1869 年 1 月 12 日再次被捕,再次被判无期徒刑。他在监狱中去世。
故事发生在 1860 年代末奥匈帝国初期的匈牙利。
此时,作为匈牙利首脑的科苏特(大约60多岁)已经逃亡英美,而作为投靠他的桑德尔(大约50多岁)则逃回大草原,带着手下过着抢劫的生活。
电影里,就是把草原上的农民们圈起来,在里面寻找桑德尔手下的故事。
毕竟是国外的故事,且是匈牙利,估计大部分中国人都很陌生。
所幸,咱们中国历史悠久,有很多可以类比的地方。
方便大家理解,我这里用近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来类比好了。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洪秀全的帐下的一个小头领,带着手下回到老家,继续打家劫舍的生活。平时里在家务农(是农民),有事情(打家劫舍)就聚齐起来(是叛军),完事后,又回家当农民。【有点类似水浒里的晁盖、阮氏三雄、吴用等)。
这让清廷震怒,搞不清楚谁是农民,谁是叛军。于是,决定将当地的所有男子,都关起来,进行逐一甄别,希望抓住叛军头目。「擒贼先擒王」,头目被抓了,其它人就鸟兽散了。
问题是,这个甄别非常费力。
清军想了很多办法:
办法一:威逼利诱。制造恐怖气氛。【第一个人就是这么死的。人不是他杀的,但还是被处死了。】
办法二:在关押的人中,挑选叛徒。为了活命,肯定有人当叛徒。这个叛徒必须检举一个比自己杀人还要多的人。这样一个一个的检举,总可以找出头目来。【影片里,这个叛徒举报一个人之后,被叛军处死了。】
办法三:利用叛军头目的亲人来威胁他。影片里就是找到了头目的老婆,赤身裸体,鞭打致死。
这些办法用光之后,清军用了最后一招:
1、谎称外敌入侵,为了保家卫国,现在不甄别叛军了,只要是男子,都必须穿上军服上战场。
2、让所有被关押的人穿上军服,编好队后,开始从中间选择小队长、队长之类的。显然,这个时候就有目的性了。当过太平军的人,肯定有作战经验,肯定会选出来。【因为所有人都被清军扩编了,误导了大家,以为不再甄别叛军了。现在又是要一致对付外敌,属于民族仇恨了。就会有人站出来担任队长。】
3、担任队长的人,给与奖励和尊重,然后让他在扩编的人中间挑选精兵,组建精锐部队。显然,这个队长,只会挑选自己认识的人或者自己的战友。其它老弱病残的农民,他是不会挑选的。
4、清军再次宣布,皇帝已经赦免了叛军的首领,让这些叛军战士放心。
5、等到这些叛军自动列队站好后。清军突然宣布,把这些叛军给枪毙掉。
这最后一招,虽然不一定能够把叛军首领给抓住,但因为把叛军士兵大部分都消灭了,也就大大削弱的叛军首领的力量。
那么,为何清军,不直接把这抓来的人,不分农民和叛军,全部枪毙呢?
如果是这样,会逼着农民投靠叛军的。显然,这属于官逼民反了。所以,正常的政府,只怕都不会用这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