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讲述了名叫来夏的高三女生在三模前到高考后的瞬间的故事。在十九分钟的片长中,校园中的实景与发生在海边的女主角的梦境或内心世界穿插出现。两组场景的基础色调同为蓝色,背景音效或音乐轻柔平缓。
在观看主要剧情时,一个疑问在我心中逐渐产生:女主角对同年级男生王翰林产生好感或思慕之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或者说,这位高三女同学的爱情观是什么样的。她会因为一个男生的外貌和阳光而喜欢他吗,还是学习?在并不太了解这位王同学的内在的前提下她会认为这是爱情吗?即使当影片把焦点转向高考这一人生大关后,我依然期待着这一悬念会在结尾揭晓。
影片的结尾,女主在高考结束的考场外选择微笑着转身离开后,在海边内心世界中影片使用红气球这一意象做出了清晰的表达。即使如此,结尾还是留给了观众充分的解读和想象空间,同时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开放式结局。结合我的个人生活经历,我把红气球理解为对生命中可能存在的美好的具象化。更具体的说,女主角在人群中找到王翰林之后,意识到了她的这段“初恋”令人着迷更多是因为自己将对爱情和生命中其他一切美好投射在了其实并不是很了解的王同学的身上。在对一个普通高中生有压倒性优势的高考的压力下,正常的青春情愫被不可避免的压抑或者限制了。为了实现自己在学业方面的追求,本属于这个年纪的珍贵恋爱体验或者其他课余生活被遗憾甚至残忍地舍弃了。这种难以避免的遗憾也恰好放大了投射的效果。而随着高考压力的解除,女主也迎来了重新审视自己的契机。
考场外的转身或许也并不意味着她会完全放弃这段感情,当代社会之后再联系上王同学的手段还有很多。只是在这一刻,女主和自己心中的红色已然告别了,王同学的概念也被还给了他本身。
就像高中的暗恋一般不会迟迟开始在高考前一个月一样,人对自我内心与执着的认知也通常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理解为短片中的故事是一种对青春的回顾与抽象。来夏真正让大气球化作若干小气球飘走的时刻,她可能在实在世界中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少女了,但又可以说她可以通过这一瞬间回归到六月八号下午五点的那位少女。
在发表以上愚见之外,我还要斗胆写下一些完全超脱我个人能力或经验的电影拍摄方面的看法。高考带给青少年的压抑在短片中以较为温和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但高考日期迫近的紧张感在影片中并不明显,从而使影片的节奏略显平淡。如果一开始就使用回忆和一个成年人对青春期的印象的方式去理解影片,这种紧张感的缺失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记忆褪色的滤镜,但这种解读也同时为观影设置了更高的门槛。最后再说一个细节,影片中的高中的文科清北线就有一张A4纸长,根据我初中给人算平均分的经验,至少20人。这样的潜在录取人数暗示着故事发生的中学是其省级行政区中的翘楚。再这种地位特殊高中就读多少会与绝大多数高中生的经历有所差别,而这种差异在剧情中的作用并不明显。当然,最后这条实属是没事找事的意见。
当高考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你最想做什么? 今天加班完,看了一部电影短片,《六月八号下午五点》。这是一个花季女生高考前青春思绪的心事独白。高考的压力和暗恋的情愫交织,17岁的懵懂在高三氤氲,试卷下涌动着少女悸动的目光。 影片的节奏很舒缓,像溪水一样缓缓流淌。高考倒计时与告白计划并置,梦境与现实交叠,少女的心思呈现地恰到好处。每一帧镜头都很有氛围感,莫名给我一种宫崎骏动画的舒适与从容。 在人生的某些关键阶段,我们总会封存住一些情绪。这些封存,不是逃避,也不是不够勇敢,而是对自己付出与汗水的尊重,是对十二年学习奋斗的捍卫。 高考结束后,女孩走出考场看到男孩的背影,她一路小跑,快步追随;可是人太多,在一个楼梯转角,一恍神,男孩就隐入了人海,她努力搜寻着人群中像男孩一样穿红衣服的男生,终于看到了和一群朋友在聊天的男生。女孩静静地看着他,眼波流转。她没有向他走去,而是选择了离开。 我特别喜欢这一段。努力的跑,是对暗恋岁月的诚挚与忠诚;而坚定的离开,则是对梦想和未来的虔服与期待。女主角的表演非常到位,羞赧、期待、怅然、洒脱,情绪的转换都能在眼神中看出来。在人群中搜寻男孩的状态很触人心,那种四处寻找的急切和茫然像极了在十六七岁的年纪寻找自己、寻找梦想的我们。 现实故事没有再继续下去,而是回到了梦境。在影片开头出现在梦境的红气球变大了,裂变成许多个小红气球,飞向辽远的天际。 人生在世,我们总会有些汲汲于斯的欲念,但时间是欲念的解药,我们年少时的纠结与彷徨,总会在时间的流逝中化作成长的尘埃。梦境中红色的气球是穿着红衣的他,更是少女生动鲜活的思绪,一点一点积聚,有的变成重重的心结,沉入心海;有的变成对未来的更多期待,驰骋在蓝天。 成长是在对自我的不断坍塌与建构中发生的。青春总是充满遗憾,可正是因为有遗憾,它才那么宝贵。 电影真的是光影的艺术,导演的浪漫、编剧的浪漫、摄影的浪漫、后期的浪漫在一帧镜头里挽袖共舞,具象化情感、真实化想象。 疲惫的心竟也似乎重新找到一丝青涩的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