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初对影片的认识仅局限于“温柔之歌”这四个字。然而影片一开头就说一句关死亡的话,让我有点迷惑,但也不以为意。当我看完整部影片后,我才明白为什么这么说。
我只能说他们请了一个病态的保姆,也是一个定时炸弹。只是这个炸弹最终在他们家庭里爆了。
保姆路易斯在上一个家庭似乎还是“正常”的,从开始接受工作到结束工作,应聘来到这个家庭。不然她也不会被招聘成功。她的能力也让男女主人格外赞赏,也让男女主人受到邻里和好友的羡慕。
但是路易斯看似正常但也不正常。正常在于她的表面,她懂得照顾小孩,能让主人家里都井井有条。不正常在于她似乎不能和他人很好的相处,没有亲朋好友。她口中所说的女儿为没有在情节中出现过,她个人生活孤僻,没有兴趣爱好,下班回家只有电视机的陪伴。
还有就是她似乎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做事情,不管得体不得体。对于女主人提的要求她也十分不快。
影片中,和她最多对话的是她的同行,另一个家庭的保姆。路易斯的各种迷惑行为大多是在和她同行对话后。
即使路易斯有机会和女主人家一起去旅游,却不能让她有真正的愉悦。更多的还是呆滞,面无表情。甚至当孩子父母的面发孩子脾气。
随着情节的推进,我们会发现她的性情变得更古怪,其行为更是不得体,对保姆职业的界限越来越过。开始对女主人撒谎,推卸责任,还利用小孩子的天真掩盖自己的怪癖。更加离谱的还是主人家去乡下生活的几天。路易斯即使有带薪休假的好处却满脸不快。她的行为更是让我觉得简直就是个精神病人。
现实给路易斯最后的一击是她知道她照顾的孩子将要得到政府托管。这意味着她要失去她现在所拥有的东西。最后她引爆了自己,以自己的方式带走她认为是自己的东西。
我觉得她是一个内心脆弱的人无法接受现实。不愿失去当前的生活状态,渴望得到别人也拥有的东西,其中影片中最强烈的是“性”。然而一切她都只藏在内心当中,以自己的方式满足自己内心。
是的,她残忍的杀死了两个无辜的幼童,以满足自己脆弱的内心世界。这就是犯罪。但是对于这一类人,是法律无法解释的。
为了戏剧性,电影把这个保姆过于“妖魔化”了,让路易斯这个人物变成了一个“变态”,一个独特的个案。而事实上在原著中,路易斯其实代表了一大群人:没有背景没有学历,无法通过自身努力突破阶层,自己的职业(保姆)也难以获得其他人真正的认可(无法成为一个“荣誉男人”,像律师那样);而另一方面她也无法凭借所谓女性魅力,成为男性的欲望对象(原著中多次通过男人之口,去强调她孩子般的身材,以及拙劣的化妆水平)。所以她逐渐丧失了自我价值(或者说,在极力证明自我价值的过程中,走向了错误的道路)。这也是上野千鹤子在《厌女》中所讲的,近代女性的价值是从两方面体现的,一个是自己获得的,一个是男人给予的。很显然,这两条道路路易斯都走不通。
关于最终的杀婴,看原著的时候,我觉得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她想证明自己的价值,想留在这个家庭里(男女主人多次称赞她的业务能力,甚至带她去度假)。要怎么留呢,就必须有一个新生的婴儿需要照顾。但她通过一系列努力(给男女主人制造独处机会等),发现这个家庭并不需要一个新生的婴儿,似乎两个孩子已经够了。那怎么办呢?那就把现有的孩子杀掉,为将来的新生儿预留位置。(这个想法看起来真的是非常疯狂,但这个想法确是符合“逻辑”的,并且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出现过。纳粹驱赶犹太人也是一个空间问题。)
暴力最终的发生,还有一个原因是,路易斯在与这两个小孩相处的过程中,矛盾逐渐升级,最终突破临界点。暴力的最终发生,其实是一个长期互动的结果。小孩是弱势方,但小孩的哭闹与反抗也是一种武器。在第三胎无望的情况下,路易斯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就走向了崩溃。她不再是以一个职业人的状态(一个好保姆)去面对两个孩子。在处理孩子的哭闹时,她也不再压抑自己的情绪。(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把最终暴力发生的前一两分钟给省略了。特别是电影的省略,看起来显得意味深长或者细思极恐,但这或许会让观众误以为这个保姆杀人,只是因为她很变态。)
这部电影一开始是很温馨的,一个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因为女主人米莉想要更安心的工作,于是夫妻俩决定请一位保姆照顾两个孩子,在他们仔细的筛选下,一位名叫路易斯的保姆进了他们的家庭。
路易斯太能干了,夫妇二人仿佛回到没有孩子的自由快乐的时期,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路易斯开始出现一些让人无可理喻的行为,她渐渐想把这个家庭里的人变成自己可以控制的木偶人,不仅逼迫五岁的孩子吃饭、化妆,还在食物里下药希望夫妻俩再生育。
矛盾终于还是发生了,当保姆得知夫妻俩想要辞退她后,她将屠刀伸向了两个孩子。
最近几年,国内也出现了保姆伤人事件,这些保姆都是被评价过勤快脾气好,可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呢,究其原因,能干并不代表他们的心态好,看到雇主比自己幸福心理不平衡,雇主提意见心理不平衡…………。更有甚者,时间长了,觉得自己也是雇主家庭的一员,于是开始借钱偷盗发脾气。
所以请保姆,还是要看人品吧。
如果不是原著党,你可能会被电影名和封面“欺骗”,以为这是一曲柔和的小清新。殊不知藏在温柔背后的是锋利的刀刃和举起刀刃的“仙女”保姆,他们才是影片的主角。而当你放大电影的海报,你会看到海报上主角脸上斑驳的裂痕,这才是这部影片的真实所在。
电影没有遵循原著小说的倒叙写作,但依然很好地保留了小说中令人毛骨悚然的诡异感。这种诡异感是你在《闪灵》中能捕捉到的,但《温柔之歌》里把这种恐惧放入了现实之中,它可能在你的床底,在你的门外,它可能就在平时与你温柔相待的人身上。除了恐惧,还有不合常理的行为,我们称之为荒诞,让人浑身不适,每每回想起电影的片段,都让人觉得背脊发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行为的“接受者”是女性、孩童、婴儿,女性更有共情能力,更愿意为异常行为解释并接受它,而孩童虽然能感知到异常,但却无法分辨明确分别这些行为是否是“社会异常”行为,当观众以这样的视觉去看眼前发生的事情时,我们似乎也失去了判断力,在一点一点地被控制,等回过头来才发现经历过的一切是多么荒诞无理,回想怎么一步步走到结局,似乎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影片中没有细说露易丝的人生背景,让人不断生疑为何她会有如此的行为,这让人物单薄了许多,对剧情也没有足够地支撑,或许还是以倒叙的方式来演绎,整个剧情会顺利通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