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裴斗娜看的,虽然导演很有名,但这算是第一次看他拍的作品。
前两集我想大概是在写婚姻的琐碎。第二集招待老公下属的情节看着实在是让人不舒服。难道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在手术恢复中么?为什么还要带属下回来吃饭?编剧的善念在于将可能的“丈夫不满对妻子辱骂甚至拳脚相加”变成了一双儿女对于“谁是世界上最辛苦的人?”的回答,“妈妈”。
小小的情节,暗戳戳地说明了咱们媳妇并不是“一味隐忍”型的。家人还算可爱,丈夫也没有“大男子主义”到鲁莽的地步。
第三集更是通过大姐的来访,将这个家庭的内部矛盾更加清晰的描绘了出来:子女与母亲的关系并不好;老公更多程度上是因为“面子”问题才把母亲接回家;母亲和子女间难以开口的爱与怨... 这一集也道出了好多东方传统式家庭矛盾的“亲密又疏离”: 明明想上前去拥抱的亲人,却别扭的转过头咒念道“你还知道来啊!?”
第四集,婆婆走了。风筝的出现又一次刻画了婆婆这个人物的性格。明明知道儿子喜欢,买了好多年的风筝,却迟迟不知道该以怎样的形式送给他;而儿子多年的印象中也只有“当初很喜欢的,可妈妈就是不愿意买给我”。其实好多父母的爱都是如此,埋在心里的话吐出来变成了难听的骂,别扭的让人心痛。就像老婆最后和丈夫在餐厅里说,“妈妈在世的时候你对她好些不就好了?(现在才知道要珍惜已经迟了)”
“只有我没有收到信”。婆婆的遗物里,发现了她留给孙子孙女和丈夫的信,唯独没有儿媳的。在最后导演揭开了谜底,婆婆在每个人的信里都交代了一句“要好好照顾妈妈”—其实每一封信,都是写给儿媳的。
影片以一个对于家庭主妇来说如“梦”一般的清晨收尾:丈夫儿女帮忙做饭洗碗,一家人其乐融融的道别出门。送走他们后,女主再次回到象征“孤单”的婆婆曾住过的房间,问出了那句让全片免于俗套的,“会持续多久呢?”。也正是这句话,使得我对于本片的打分又多了一星。
是啊,会持续多久呢?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很多立誓要“改过自新”的时刻,可是你有过的最持久的坚持,又是多久呢?
喜欢这部影片,因为它是那么的真实,那些生活的细节,仿佛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厨房里盘子上残留的洗洁精泡沫的滑腻。
想想看,编剧还是治愈的,影片中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着一份暖暖的善意。昌玉的信写给每一个人,每一个别扭的父母,每一个别扭的孩子,每一个纠结着要不要说出“爱你”的你。
生活大抵也如此吧,由一个又一个短暂的“持续”连起;而我们也正直起身子,在这寒暖交织里,紧握着自己割舍不掉的一切,缓缓前行。
昌玉是吾娜尖酸刻薄、言语恶毒、以自我为中心的婆婆,术后行动不便,只能由吾娜照料,上厕所都要吾娜搀扶。但却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感激,有的只能言语上的冷嘲热讽、百般埋怨、牢骚满腹。
忙乱的清晨,吾娜为丈夫、女儿、儿子准备了早餐,三明治和煎蛋。相较之下,婆婆昌玉的早餐堪称丰盛,频频催促喊着饿死了,却只是浅尝辄止,恶语相向。
吾娜也乐得与昌玉斗嘴,好羡慕吾娜的善良和非凡的爱人的能力。
女儿郁真前来看望,昌玉故作生气,埋怨女儿不肯照顾自己,吐槽吾娜啰嗦。郁真低着头,默默控诉母亲不善沟通,枉顾他人感受的言语伤害了身边人的感情。昌玉反驳说,亲子之间哪有喜欢和讨厌的。郁真回了一句,亲子之间也有喜不喜欢的呀。赤裸裸地说出了真相,宏肃爱面子,想在亲戚间树立孝顺的好形象,才将母亲接到家中赡养,却将照料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妻子。如果不是善良的吾娜,她就只能去养老院了,没有人愿意忍受盛气凌人的昌玉。
女儿郁真走了,不愿示人以弱的昌玉嚎啕大哭。
可能,很多亲子就像昌玉与子女一样,彼此之间并没有多少温情脉脉的亲情和难以自抑的喜欢,有的只是无法摆脱的社会责任。
昌玉去世了,给儿子、孙女、孙子留了信,让他们珍惜吾娜,好好对待吾娜,影片在一片温情中结束。
昌玉不善沟通、缺乏爱人的能力,无法克制自己的盛气凌人和耀武扬威,很可怜,但是更可恨。片刻的温情无法弥补她给子女、亲人留下的创伤,她的离去才让一切显得温情,让所有人得到了解脱。
——这么说好残忍,但好像这才是真相。
在年轻的时候,我是很讨厌做饭的。
首先觉得是花时间。做饭不是说把生的变成熟的就可以了。做饭要先去买菜、买完菜要摘菜,摘完菜要洗菜,洗完菜要配菜,配完菜要切菜,切完菜,才轮得到把菜放进油锅里变熟……我讨厌做饭的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我做以上步骤的时候,总有家长在旁边碎碎念,菜没有洗干净啦,手脚动作慢啦,火候不对啦,要少盐少糖要健康啦……于是一摊手,你们自己来好了。
还有就是觉得,做饭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年少的时候还在上班,还没有那么多外卖,那就在外面吃好再回家好了。(因为回家有剩菜再热也觉得很占用休息时间啊)其实在外面吃得也很简单,穷的时候大概就是生煎、老鸭粉丝煲、咸肉菜饭、鸡公煲、各种盖浇饭……羊肉面牛肉面已经算高配了。后来升职有了点小钱,其实吃来吃去也就是那几样,毕竟进饭店点菜花时间,有钱也不舍得花时间在吃这件事情上。时间太宝贵了,要加班,要看书,要看片,要学习,要做外包……
为了到底在外面吃,还是在家里吃,和家里也没少吵架。比如我爸会觉得,老子辛辛苦苦烧出来的健康美味你不吃,你竟然吃外面那些 垃 圾(重音)。我的意见是,老子辛辛苦苦在外面上班,为什么要8、9、10、11点才能吃上饭啊……我也很可怜啊……爸爸求求你别做饭了,我在外面吃挺好的……
后来终于谈了恋爱,算是在吃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主要是谈恋爱在哪里谈是一个非常有技巧的问题。在公园谈吗?要知道上海是没有春天和秋天的,夏天热死冬天冻死,在公园除了地下党交易谈啥都得崩。在电影院谈吗?我逼格很高的,不做这种丢人事的。在床上谈好像也没到那个地步。于是在餐厅里谈真的是超级如意心愿的一件事。饭厅里永远热腾腾腾的有烟火气,服务员穿着制服,游龙一样托着餐盘走来走去,因为是谈恋爱,吃饭的人也尊重,鬓影衣香,你侬我侬,吃什么都觉得美味。吃多久也不觉得浪费时间。全城一家一家饭店刷过来,都吃遍了,能聊的话也聊完了,差不多也就该分手了。
再后来要陪老板陪客户,去的地方越来越高端。要学点菜,学喝酒,要学会夸奖每粒米上刻佛像提前三个月预约的私房店。但结果往往是,吃一碗吐两碗,吃什么都没味道。
但不管我在外面吃什么,吃多贵,我爸一律把这些饭菜归在 垃 圾(重音)一类,他始终觉得自己做饭用油健康用料仔细,恨不能开辟一片菜田鱼塘养鸡养鸭自给自足。我那时自觉见过世面,瞧不上家里的粗茶淡饭,觉得我爸的人生就这样在厨房里耗尽了,不知道外面的精彩,太浪费了。作为职业女性的我,将来一定要挣很多很多的钱,请阿姨来做饭,不耽误我享受绚丽人生。
老天还考验我,那个时候做项目有牵涉到议题,就是一个母亲病重,做儿子的,到底是应该去饭店里点一条最贵的鱼给妈妈吃,还是应该自己做一条鱼给妈妈吃。像我这样金融系出生的小孩回答就十分理性,选项就俩:
A. 儿子有钱、做饭难吃、就去饭店买
B.儿子没钱,就自己做
没有C选项。
妈的你没钱,凭什么还做饭难吃啊!
儿子有钱,不可能有时间来练习做饭这件事情,所以不可能做饭好吃啊!
结果客户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儿子即使有钱,还是会做饭给妈吃这个提案。我当时白眼都快翻到填上去了,觉得客户就是虚伪,丝毫不觉得自己狭隘。
但,终究还是受影响了。
虽然我那么不愿意做饭了,但我找的男朋友,还真是各个会做饭的。第一个的拿手菜是红烧肉,每块肉都达到了孔子提出的要求。第二个是复印机,不管什么菜只要在饭店里吃过,他都能假模假式地山寨一个出来。第三个最牛逼,能在半天内,直接做出一桌酒席……
也因为要求做饭,闹出过乌龙。比如曾经有个暧昧对象,我要求他做饭给我吃,对方一口答应。但他宁可去菜场买好菜然后在店里借一个厨房赶走主厨和助理给我做饭,也不愿意回家做饭给我吃,此处BUG太大无法隐藏,经吵架逼问果然有前女友前情未了,真是救我一命。
所以,为什么我那么直女癌,自己不做饭还一定要求别人会做饭呢?或者至少做一顿饭给我吃呢?我想,其实我只有在吃到对方饭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对方爱我的感觉吧。(蹭热点:文青的矫情啊~)比如对方会问,你想吃什么呀,咸一点还是淡一点,荤菜多一点还是素菜多一点。你想吃的会不会和对方的拿手菜冲突呀,那么怎么沟通妥协,是让对方尝试做你想吃的,还是你接受一下对方的拿手菜?就算失败也没关系,可以聊聊改进方法,下次怎么做更好。
什么是谈恋爱呢,谈恋爱谁要谈国家大事,不就是谈这些小事么。
现在回想起来,我一直不愿意做饭,大概是因为一直觉得做饭不优秀,挣钱(看书拍照装旅行逼格……)才优秀。是因为我觉得大概只有变得优秀,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才配得到别人的爱。其实那个时候的我,哪里懂一点点什么叫做爱呢。
现在的我比较会做饭。而且有强迫症……比如做菜必须颜色好看——荷兰豆香肠细蒜蓉、牛腩胡萝卜土豆块、芹菜胡萝卜炒肉丝、韭黄豆芽炒肉丝……发现没,每个菜都有三个颜色以上哎~一个主色调,两个辅色调哎~~~(我好累,心累)西式菜式也在学,不过除了需要烤箱辅助外,真心觉得,必须还要洗碗机辅助啊…………每次搞完配菜洗那么多碗只想哭啊……完全像放弃做饭这件事啊啊啊啊啊
不过到目前为止,我做的最好吃的饭,应该是给臭喵吃的猫饭。虽然它真的是只百无禁忌的小猫咪,但我看他把盘子舔得油都不剩,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不管怎么说,我想,我应该终于有了一点点爱人的能力。
我希望,我能让爱我的人幸福。也能让我爱的人幸福。
吾娜是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
感谢她,给了全家爱。
嗯。我就不展开为啥我爸做饭好吃了吧。
之前觉得岩井又拿逝者的信说事儿了就兴致不怎么高,资源又找不到,无奈刷完岩井作品集心里痒
第一集的一镜到底很牛逼
裴斗娜表演好好
岩井真诚到可怕,在养老问题上亲人的态度(儿子、女儿和孙辈),极精准地切中人性的灰度
作为广告也和角色契合的特别深入,主妇裴斗娜在家里从来都是伺候别人,只有咖啡机能在她一个人时伺候她一杯咖啡
岩井把日本“不说”文化出口到韩国去了用的瑞士公司的投资… 其实中日韩文化是通的,日韩更近些
看到最后好治愈,岩井老辣手笔
明白岩井为啥苦哈哈从零自学编曲,他自己谱的曲子情绪的能量峰值和画面配合的非常准,旋律起伏好似角色呼吸着的情绪,这个找专业音乐人做大概率是会花更多时间也不如意的,毕竟不人人都是久石让和坂本龙一
而且岩井谱曲水准很高很高了,《hana & alice》里alice的BGM是我最喜欢的OST之一,每每听到总是想哭
希望这个链接还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