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当代启示录
导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编剧: 约翰·米利厄斯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迈克尔·海尔 约瑟夫·康拉德
主演: 马丁·辛 马龙·白兰度 罗伯特·杜瓦尔 弗雷德里克·福瑞斯特 山姆·伯顿斯 劳伦斯·菲什伯恩 阿尔伯特·海尔 哈里森·福特 丹尼斯·霍珀 G•D•斯普拉德林 斯科特·格伦 詹姆斯·基恩 克里·罗塞尔 辛西娅·伍德 考林·加普 琳达·卡朋特 杰克·唐蒂博 格伦·沃肯 达米安·利克 赫布·赖斯 马克·科波拉 比尔·格雷厄姆 杰瑞·罗斯 迪克·怀特 克里斯蒂安·马康 奥萝尔·克莱芒 弗兰克·维拉德 罗曼·科波拉 吉安-卡洛·科波拉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李·厄米 乔·艾斯特维兹 拉瑞·弗兰科 吉姆·盖恩斯 埃文·A·洛特曼 查尔斯·罗宾逊 维托里奥·斯托拉罗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1979-05-19(戛纳电影节) 1979-08-15(美国)
片长: 147分钟(公映版) IMDb: tt0078788 豆瓣评分:8.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要看懂这部片子,就必须要明白一点,这部片子是根据康拉德的名著《黑暗的心灵》改编的,只不过把原小说的背景从非洲搬到了亚洲而已。电影的拍摄固然和当时对越战的反思有关,但其实就根本而言,战争只是一个背景,电影所要表现的核心在于对于自我的反省,特别是对于西方文明的反省。片中突然出现的一群法国人,正是这样一群象征,尽管法国已经退出了印度支那,但是这群高贵者却无法重返欧洲,因为,就像他们自己说的“这儿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已经无处可去”。库尔茨上校在临死之前反复的喃喃自语“Horror”(可怕啊),深深地反映出了人面对内心黑暗时的无力感;当威拉德杀死了库尔茨后,出现的一幕场景是:库尔茨的信仰追随者再次拜倒在他的脚下。但这一次威拉德抵制了心灵的诱惑,驾着汽艇离开了湄公河深处的丛林,永远离开了丛林深处的黑暗,也永远离开了人类内心的黑暗。 一个自以为文明的世界,一旦进入到一个被他视为黑暗的世界中,究竟是能够像自己所想象那样把文明带入黑暗世界,还是就此沉沦于黑暗世界中?这一问题具有永恒的意义,这既是原作者康拉德所要问的,也是此片在9.11之后重新被西方电影界所关注的理由。导演科波拉因此重新编辑了此片,使得9.11后出现的这个新版长达三个多小时,而原来上映的老版则只有两个多小时。 总之,这是一部很有哲理性的片子,但在看之前,我们先得做足功课。
同中之异—文明都藏着一颗黑暗的心,柯波拉更显悲观 「因为你的强大只不过是由于别人弱小而产生的一种偶然情况罢了。…唯一能使你安心的是一种观念…对这种观念的无思信仰—这东西你可以随意建立起来,对着它磕头,并向它提供牺牲。」 柯波拉于70年代末拍摄的<现代启示录>(以下称“本片”)改编于英国作家康拉德于190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以下称“原著”),两者相隔近八十年;更甚者,柯波拉导演完整版于2001年上映时更是与原著小说发表隔了一世纪。这一百年来,所谓的人类科技文明进步大跃进,网络时代来临后更被称为「十倍速时代」。即使如此,现在我们重看原著或是本片依然都具有时代性:当代文明和人性的反思。原著中的「欧洲白人来到非洲,并没有像他们自己标榜的那样将进步与光明带给世界上这块最黑暗的土地,反而是他们自己争脱了来自开化世界的社会准则的束缚,找到了原始的自我。」 整个人类发展史便是一个相对进步和相对不进步的两种冲突和对立发展。不一样的只是型式上的不同:原著的年代,是欧洲国家对没有反抗能力的原始蛮荒非洲经济上的略夺;而在本片的年代,是有着船坚炮利的美国对丛林作战的越共进行武力侵略。柯波拉以越战这段海上公路任务作为表面叙事,对文明伪善谎言的悲观态度和警世预言比康拉德过之而无不及,原著的主人公马洛在出发前就多少已对这种打着教化为名却以掠夺为实的伪善有着自觉(科兹对马洛来说是一种加强的证明效果),他在任务完成后又回到伦敦(文明)踏上了另一段行程;而本片里威拉德则是随着旅程的每一个段落逐步体验到了文明的矛盾(科兹对威拉德来说是心中的答案),片中法国庄园一段,他表示战争结束后他也不会回去美国(要留在原始)了,跟法国人一样,跟科兹一样,不回“家”了。 异中之同—非洲刚果河和越南湄公河,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人性扭曲 「你可以看到无数摇晃着身驱和转动着的眼睛。汽船沿着这一片黑色的不可理解的狂乱情景慢慢前进。这些史前人是在诅咒我们,是在向我们祈祷,还是在欢迎我们—谁知道呢?」 西方文明把未知就认定为蛮荒的霸道思想,其实透露出的是无知和恐惧。马洛和威拉德两个主人公,在不同的年代经历类似的见证,柯波拉在这点上,很多地方沿用了原著的段落:马洛在船老板的房间里签约/威拉德在老川的将军办公室里接受任务马洛船上的法国人对着岸边茫目的射击/美军克林在不知是老虎的情况和都朗桥上美军对越共的胡乱射击贸易站上失火便不问原因的拷打黑人/高登上校竟为了冲浪来决定进攻轰炸越共的地点遭遇无害的木箭攻击,恐惧的船员开枪最后都被长矛刺死最后到达有着浓雾、断树枝,怕汽笛声的土著的科兹所在地。另外,柯波拉在本片加入了最血腥的战争行动为背景,无情的轰炸、滥杀无辜渔民的扫射,炼狱般的都朗桥战地,想要表现的是现代文明传播给愚眛民族的扭曲使命感没变过,从欺骗和奴役土著演进到法国人殖民越南再到美国人发动越战,只是外来人的型式从康拉德笔下的冒险家到了柯波拉片中的政治人物。我认为,本片中守着庄园里的法国人便是柯波拉对原着中想到非洲的冒险家的一种比喻,但最起码他们可以跟越南人和平相处(用越南仆人、越南厨子),如原著中有的“熟番”。但无论是马洛或是威拉德,当他们都到了最上游的原始部落,都从别人认为已经反常发疯的科兹身上,找到了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只是自己以前没有发现,或者即使意识到也不敢承认的真实人性—即是一旦离开文明社会的束缚,隐藏在心中的恶的欲念便会变本加厉地表现出来 (这是文明对人的天性的扭曲所造成的),一旦对所谓的文明之于人类是益处还是束缚产生执疑后(自己跟自己斗争) ,自然会发出“恐怖啊~恐怖啊”的惊叹。 科波拉在电影中加入的角色—高登与蓝斯 本片中法国女人对威拉德说:「有两个你,一个会爱人,一个会杀人。」又说了:「你是迷失的士兵。」 柯波拉在改编的过程之中,除了把原著中的第三人称自述句改成了本片中的第一人称回忆录之外,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加入了高登上校及兰斯士兵这两个配角人物。高登在本片只有两场戏,但柯波拉付与了这个角色多面向的意义,威拉德在离开高登所属的空降师之后的旁白是这:「如果高登可以这样作战,他们又怎么可以指控柯兹谋杀呢?」高登先是在被炸死的越南人尸体上戏虐的丢下死亡扑克牌,回头马上又对受伤的越南士兵喂水;在轰炸过后让飞机护送越南母亲带着受伤的小孩到医院,下一刻却又发令进行更大规模的轰炸。当高登上校说汽油弹的味道是胜利的味道,我们想起了在片头美军截录到的科兹录音:「炸死他们。」;又当威拉德后来的旁白说起:「千万别下船,除非你不想回去….柯兹选择下了船。」时,我们自然会想起如果换成是高登上校到了黑暗之心,他无疑也会是另一个科兹,会爱人,也会杀人,威拉德亦是。 另一个起到重要目的的配角是同船上的兰斯,柯波拉让这个角色从航行开始贯穿到影片结束,兰斯从一个拿着锡箔纸日光浴的冲浪高手到在玩伴女郎和自己的脸上涂漆、把战场当成迪斯尼乐园带着一条狗在阵地穿梭到最后玩起木箭穿上土著的衣服一起祭神,柯波拉并没有着墨太多转变的原因,而只是让观众逐步渐渐地看到兰斯变化的结果。我认为这个角色的设计恰恰与科兹和威拉德构成三种人:科兹算是先知先觉、乌伊拉德后知后觉,而兰斯是不知不觉。 至于其它增加的角色有1)大厨:代表着美国内地的中下阶层、2)黑人船长及黑人士兵克林:分别代表了美国当时白人黑人的潜藏矛盾和在布鲁克林区贫民阶级、3)玩伴女郎:女性作为消费品也参与了战争。片头就已是个酒鬼的威拉德到了法国庄园之前便与滴酒不沾了,更与这些角色对大麻及女色的依赖形成对比。科波拉这样的全面性地建构在“战场上的小美国社会”,极俱时代意义,引人省思。 结语 康拉德在文学中用文字陈述马洛的心理感受来与读者产生共鸣,但影像化的电影必须把这些视听化,科波拉让我们随着威拉德真实又不带感情的旁白随他一同逆流而上,影像上最为突出及贯穿的则是烟雾的使用,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直升机卷起黄色的、大轰炸爆起黑色的。目地决定型式,导演在影像化的手段上用了多元的视听及蒙太奇来表现一个简单的主题,正如同要在复杂的文明发展中要看到人性自我的不易。 2001年版把“误闯法国庄园”的一大段戏加回进来,这场戏上承了康拉德原著年代中的殖民方式;同时法国人「美国人为何而战?」的提问更直指近半世纪以来美国霸权的正当性。这点两个版本间最大的不同也让这部25年前的电影历久弥新。也许看完后我们喊不出,但内心一定也会留下「恐怖啊…恐怖啊」的句号。 1康拉德:『黑暗的心』,黄雨石译,P13-P14,人民文学出版社。 2姚兰、王颖,「试论『黑暗的心』中黑与白的象征意义」,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3同1,P105。 4同2。 5同1 原文为:He struggled with himself.
很久没有看三个小时那么长的电影了,而且是科波拉的电影。不过在开始看这部之前,我不知道是大名鼎鼎的科波拉作品,更不知道那个真正的男主角是我喜欢的马龙•白兰度。而且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并不是很耐心。不过这部电影就是属于那种渐入佳境的类型,越看到后面越沉入情绪,以至于看到后面非常绝望,看完后是身心俱疲。一部能让你看得身心俱疲却依旧念念不忘的电影,我觉得我必须写点东西…..于是我就突然对所谓的“意义”产生怀疑。什么是意义呢?你以为为国出征是光荣,可怎知光荣的背后是谎言呢?你以为冲锋杀敌是英勇,可你杀的是无辜而孱弱的人,你变得不是士兵而是杀手你愿意吗?你以为按着世俗价值观取得一切成绩和荣誉就是成功,而一场炮火就能使这一切灰飞烟灭,你还会努力吗?这个时候你就会想说,去他妈的意义,活着就是为自己。恩,很多人确实是为自己而活,但,如果当有一天,你连你自己都不认识,那么剩下的惟有“恐惧”,就像科茨上教说的:“恐惧,有一张面庞,你必须与之结交,恐惧和道德恐惧必须是你的朋友,如果不是,那他们便是你应惧怕的敌人。”所以,科茨上教选择了与恐惧为友,所以他能杀人如麻,他能操控众生,他能将刚砍下人的头骨铺垫他的宫殿……被激起的嗜血本性一旦成惯性,不仅所谓的人类的道德、悲悯、情感荡然无存,而且响彻这座城堡上空的是彻底的对人类的嘲笑。既然他能做到抛弃人类最大的敌人——恐惧,那也意味着他抛弃了所有作为人的情感——没错,他已经不是一个“人”了,这也是科茨上教自己承认的一点。这就是为什么他之所以还活着就是为了寻求一死,不是随便死,而是要像军人一样死。 也许像我们这种生在和平发展时代的人,是无法想象战争所带来的摧枯拉朽的破坏力的,一场非人的战争所带来是什么,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而我知道的只是,当你有一天发现,你曾经所努力的、所信仰的、所追求的其实都是一场他妈的谎言,我想那个时候,那一瞬间,你感到的不是激动、愤怒,而是绝望,是万劫不复的心灰意冷。然后我相信也就到了那个时候你才会感到真正的“自由”——说来真讽刺,这就是自由,不顾他人甚至不顾自己的意识,有的只是本能。科茨上教说:“正是判断(the judgement)令我们失败。”判断的价值,依托的就是“意义”,没有意义,判断也失效。 我不知道科波拉导演创作这部电影是否有很强烈的政治立场,但越战终究是披着民主和平外衣的美帝历史上永恒的污点,美丽的湄公河,他的终点是柬埔寨,那个科茨上教建立了自己王国的地方。科茨上教家世显赫,从小到大都是天之骄子,也曾是美军在越战中的英雄,战功赫赫。然而,忽然有一天,他失踪了…..后来美军得到的情报就是,他在柬埔寨建立了自己的距地,组建了自己的军队,成了叛徒。然后美军命令威拉德去奉行秘密处决科茨上教。然而,威拉德这一路的沿河而上,途中他和他的战友们所经历、目睹的种种暴行、杀戮,以及无论美军士兵还是当地人在长期的战争中精神扭曲….乃至最终痛失两位战友才到达目的地,我想,如果不是他真的找到了科茨上教,他很可能也会成为第二个科茨…为什么不? 电影的最后,威拉德目睹了科茨把尸体与头骨一路点缀的疯狂,目睹了他冷血无情杀人不眨眼、把威拉德战友的头颅砍下并放到他的面前,目睹了他在当地呼风唤雨的地位…..最后科茨还是救了他,并向他吐露真相,最终,他乞求的是,或者说希望的是,威拉德能亲手杀了他,并且留下了一行字:Drop the Bomb Exterminate them all……是的,他要威拉德炸毁这个他亲手建立的近乎乌托邦的王国。就像他说的,最痛恨谎言。美军的标榜是谎言,而他自己所做的也是谎言,是乌有。 电影给了美丽的高棉之国很多的特写,那些废墟,那些雕像,栩栩如生,曾经的高棉王国早已灰飞烟灭,留下这永恒的废墟,然这废墟又催生新一轮的灰飞烟灭….历史其实永远都是重复的。因为去过柬埔寨,我也被吴哥窟那庞大的废墟震撼过,感觉就像是来到另一个时空那般不真实。那时候柬埔寨已经超过40°,非常闷热的蒸锅天气,然而建筑长廊里阴凉之处,却让我感觉有那么一丝凉意,就是这种极端的碰撞之感,让我相信高棉的灵魂从来没有消失过,不然那高棉的微笑何以那么生动? 所以电影看到这一部分我就觉得科波拉拍得真是太好了,因为就是这种非常不真实的窒息感觉,你逃不开。或许这就是罗兰•巴特所说的,“文化虚构物”的魅力。 然而,战争终究不是虚构….人性,也总是那么赤裸。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视而不见,或者,选择成为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