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零点零一公分的距离 零點零一公分的距離(2021)

零点零一公分的距离 零點零一公分的距離(2021)

又名: One-Tenth of A Millimeter Apart

类型: 纪录片 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上映日期: 2021-12-30(中国大陆) 2021-04-03(中国香港)

片长: 28分钟 IMDb: tt19717996 豆瓣评分:8.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零点零一公分的距离》时长30分钟,为泽东电影30周年量身而作,曾在今年4月第4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春光乍泄》展映后短暂亮相过1次,今日独家登陆腾讯视频,正式与大家见面。短片依然是以导演王家卫的方式打开,讲述作者受王导之托创作纪念短片并立下一蛋之约,于是耗时2年,去到很多地方,见过许多人,找回好多珍贵的底片,虽有一些已经修复不到,仍借由这支短片得以让曾经的擦身而过终再重逢。

演员:



影评:

  1. “它们距离最终呈现的电影,只差0.01公分。”

    一看这样的台词,你知道,他又来了。他,是王家卫。但这台词出自哪里,又有什么更深涵义。

    看过这部短片,你才会明白。

    实际上,关于被王家卫删掉的胶片,早有过电影。《摄氏零度·春光再现》,我就认为它是“王家卫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犯罪现场”。这个犯罪,有电影的弦外之音,主要是针对王家卫挥霍胶片,无所不用其极的创作方式而言。

    泽东30周年纪念短片《零点零一公分的距离》流媒体上线。据说要付费,可以买好几个鸡蛋。

    对我而言,这一年度时刻的时针,还要往前拨动几个时辰,它属于2021年12月29号晚上——厦门「金鸡香港经典影片展」的《花样年华》,影片以4K修复,IMAX版的形式,在内地第一次放映。

    这也是我第四次看《花样年华》。

    如同许多港片,第一次观看发生在学生时代,印象稀薄,好似回望街头巷尾的人头残影。第二次,是刚去北京,常在北三环金鸡百花影城放映的老电影沙龙上,看了个国语版(应该是当年院线版)。第三次,是在2014年,北京,资料馆的王家卫作品回顾展(大概是为了配合《一代宗师》3D版上映),看了个深深的寂寞。

    口白所说的,挑挑剪剪好几年的《零点零一公分的距离》,从泽东25周年变成了30周年,作为《花样年华》同场映后的彩蛋放映,它为这一年泽东在世界各地的王家卫回顾放映收尾,也在事实意义,给这一言难尽的2021年,收了尾。

    这并非《零点零一公分的距离》第一次在大银幕放映。

    四月份香港国际电影节时,它作为神秘短片,加映在《春光乍泄》4K修复版放映之后。如此一来,你就不难理解,它为何更接近是一套以缅怀故人张国荣为主的短片。正如有人也眼尖发现,王家卫不敢放进油腻爆表的《摆渡人》,却把洋人面孔的《蓝莓之夜》丢了进来。当然,早前被拍卖出四五百万港币的《花样年华》开拍第一段胶片,也在片中。

    去掉庆生类短片特有的花里胡哨,《零点零一公分的距离》主要围绕王家卫两部长片《东邪西毒》和《春光乍泄》展开。陈辉虹以近似梁朝伟的声线,讲述在泽东的旧物仓寻寻复觅觅,终于翻到了一些好货(接近于电影创作中的剪辑过程)。

    众所周知,王家卫不仅以浪费胶片见长,他才不顾明星卡司分量,想删戏,就删得一干二净。在王家卫班底中,无论是谭家明还是张叔平,他们都要面对一个怎么剪,怎么筛选的过程。王家卫和杜可风往往会留下足够多的素材,甚至以近乎浪费的方式,多景别角度拍摄,还有测试不同速率。发展到最夸张的一个阶段,午夜场上映时,电影胶片是一边剪辑,一边冲洗,一边送到电影院。其中不免有些场次,是缺了几本,也就是前所未见的版本。

    短片所展示,是声音对一部电影产生的奇妙作用。《花样年华》中,苏丽珍和周慕云的配偶,徒有身形与背影,只以画外/声音的形式出现。这当然是王家卫有意为之。我最喜欢《花样年华》的一幕,是突然响起的《Quizas Quizas Quizas》前奏。电话这头的周慕云,电话那头的苏丽珍,没有对话,彼此好像都明白了什么。换言之,在许多时候,电影主人公其实不开口,不说台词,能透露的情绪更多,观众从电影所得到的感受更丰富。类似时刻,还有《阿飞正传》电话亭的电话铃声,《春光乍泄》的探戈曲。

    冲洗完成,在剪辑工作中,被舍弃的旧胶片,封存许久,成为了真正意义上,无法开口,失声的存在。《零点零一公分的距离》展示了一段音轨丢失的张国荣片段。他嘴唇微启,嚅动着,到底是要跟我们说什么呢。

    这时候,王家卫献声解答了《东邪西毒》的前因后果。西毒是悲剧性人物,西毒挂念一个小孩子。他在结尾,回到了白驼山,在大海的涌动中,看着孩子玩耍的背影。如此一来,熟悉这部电影的观众,就很容易串起来前后镜头,它们逐一回到正片,归途也是来处。原来同样的海浪翻涌,是“佛典有云”的电影开头。原来张国荣开口独白之前,还有台词。原来他说过的台词,交由东邪梁家辉再说一遍,听起来却是完全不同。《东邪西毒》也开创了后来王家卫无法完成顺序剪辑时,采用字幕卡的补充说明,《花样年华》和《一代宗师》都有相关手法展示。

    前面是失去音轨,岁月的减法。然后,是加入音轨,时光的加法。

    《春光乍泄》原本安排金马影帝张震与张国荣同场表演,戏份发生在探戈店门口。然而,因为《春光乍泄》拍摄档期的缘故,张震抵达阿根廷时,张国荣已经回了香港。《零点零一公分的距离》在20周年后,往《春光乍泄》加入一些声音,变成了张震与张国荣同时出现在了一场戏中。并且,顺着这场戏,不难发现《春光乍泄》可能有预设过其他结局,张国荣才哭得如此悲恸。

    一直以来,影迷对王家卫喜欢删胶片的执念,无异于鸡生蛋与蛋生鸡的无限轮回。固然王家卫往往耗费吴宇森、成龙等人的十倍以上胶片用量,我最近在读日本摄影大师土门拳的《生与死》,土门拳也比一般人要“浪费”更多底片,导致不少人有怨言。然而,他留给摄影新人和业余摄影师的告诫,却是能拍就拍,拍得越多越好。

    二十年间,电影的胶片拍摄与放映逐步式微,退出世界影坛,仅有诺兰等人疾呼。但胶片濒临灭绝,绝对不是王家卫造成的。今时今日,不仅是张国荣粉丝影迷,大家都在盘算着,王家卫到底还留着多少废弃的胶片。能被浪费的胶片,能有源源不断的胶片可以浪费,原来也是一种幸运。

    电影也通过鸡蛋,还有食物等花絮,表达了王家卫的态度。例如云吞面一段,拍得很像广告片或舌尖中国,左右推移,也是模仿着《花样年华》的运镜。可以看得出,短片组合得比较随意,如果以严格的短片却对待它,恐怕离完美有很远的距离,可是,在情感力量上,它光是以音轨有无的形式,就击中了太多香港影迷的心。

    重温《花样年华》,崭新如故,色泽饱满,美艳惊人。最大感慨,是技巧的运用,美术到位,令男女情愫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互为戏中的演员,变得痴缠难耐。它音乐运用极好,主题曲目,也总是在特定时刻才响起,而不会变成变成今天大陆电影院里的点歌切歌模式。《花样年华》的光影,承袭自《阿飞正传》的1960年代,却也能找到吴哥窟这样救急的方式去结尾。《花样年华》不断通过一墙之隔,制造出无声胜有声的男女关系。一墙之隔,才有深藏秘密、不会老、不会死去的2046房间。就说写到这里,《花样年华》结尾出现的孩子,与《东邪西毒》的孩子,欲言又止,亦是一脉相承。

    在各类电影评选中,《花样年华》是21世纪对电影人影响最大的、屈指可数的几套片子。王家卫总拍同一部电影,没关系。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自己喜欢的王家卫。王家卫和他背后的香港电影,放在世界电影史,永远不会过时。

    要拍多少胶片才叫电影
  2. 意料之外,王家卫把他珍藏的菲林放出来了。赶着万事萧条的年末,赶着万念俱灰的年末,从片头到片尾字幕浮起的最后一分钟,一秒也舍不得错过,一秒也不忍心错过。我熟悉的墨镜,熟悉的抽帧方式,熟悉的繁体字幕,熟悉的面容人像,熟悉的所有让我在日日夜夜里一遍遍泪流满面的细节与对白。二十七分钟也好,一分钟也罢,重要的是,他们还在,也趁着这个当口回归空白的记忆中来。墨镜尽职尽责地往27分钟的短片里填充了东邪西毒花样年华春光乍泄一代宗师……在泽东电影叱咤江湖的这三十年风云背后,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说是秘密,其实大多是一些备镜花絮,以及与他本人风格大有牵连的故事脉络。只要故事走向稍有改变,一段极其珍贵的菲林就会被铺张地遗弃,如他所言,“不过是0.01公分的差距”。故事变了,人物少了,帧与帧之间的拼接以旁白稍作遮掩,故事又以不同的版本蔓延下去。 这本该是戏影行业里司空见惯的改动和编排,可在墨镜手上就能酝酿出新味道。怪也难怪,泽东电影在繁华的90年代横空出世,供他调教和改动的一众班底始终星光闪烁。以至于三十年过去了,他们其中的一些已然挥别人海,透过时空散射出的光芒却依然引领我们辗转寻芳。 怪也难怪墨镜放出的菲林中数春光最多,早在先前就有一版摄氏零度的望梅止渴,此时零碎的片段又从遥远的时空中流露,对这部戏喜忧参半、难言爱憎的情感也只能被纠结地冲淡。无论是题材还是选角,时间的敏感性,故事的敏感性,光怪陆离的异域经历还是生死叵测的爱恋情怀,春光在无脚鸟系列中的特立独行,将跨越南北半球的爱情唱得迂回而又酣畅。在这个历史性的坐标上,伟仔的魅力得以尽情释放,Leslie与墨镜的合作落下帷幕,背后辛酸不须赘言。这一次,不再是Leslie郁郁渴盼地唱着一曲《春光乍泄》,不再是伟仔颠簸在夜市的跑车上唯留模糊的灯火,因为时隔久远我们已很难再身临每个人的“当年情”,就算有不良善的意味在内,三十年,也足够平息。 于是我们用另一个脱胎换骨的视角重遇春光。更为冷酷的是,黎耀辉撒手人寰,留何宝荣在人间痴痴地守候他驻留的小店,同我们一起回味黎的点点滴滴。他对他的爱,带着刻骨铭心的悔意和眷恋。用生离死别拆散一对爱侣,这不是墨镜惯常的手法,甚至大大偏离他颓废荒诞的风格。偏偏在这个版本里,黎耀辉与何宝荣之间,曾经有过这样一条漫无边际的鸿沟,何宝荣坐在店外等着那个永不会再出现的黎耀辉时,满眼含泪,却遮掩着痛楚地微笑。 一晃眼黎耀辉和何宝荣终于还是天人两隔了,墨镜不会料到,我们更不会料到。可在三十年后,看到菲林里那个任性可爱的何宝荣,为爱侣离去而坠入无边哀伤,便又是心痛不能自抑。我再难忘记这个假设,再难忘记何宝荣摸着黎耀辉的掌纹对他说,几好啊,你会很长命,眼里满是疼惜又欣慰的笑意。再难忘记,张震因为那年十一月和Leslie的错过,便只得凭借今日音轨的对接,完成他们遥遥时空里共处一帧影像的呼应。 Leslie又是那么多变的一个人,戏里戏外的反差极大,又全因为他能适时地投入场景全身心地做戏,以至于我们时而会对他的个性产生恍惚。看一场《红》,心结解脱大半,便觉他是无心自盛放的袅袅水仙,看一场访谈又觉他亲善随和,来走如风。他的人生那样潇洒自如,何宝荣这样一个多愁善感色彩浓重的角色安在他身上竟也别有一番风采,随他眼眶泛红的瞬间也自泪如泉涌。想想是戏,理应作罢,倒是墨镜的慷慨“解囊”,提醒了我们有过多想他。 东邪西毒尚且有过王祖贤的存在,花样年华在皇后饭店里以对白的方式开镜,0.01公分的距离,阿菲和223错身而过。一颗蛋,又扮演起诸如表钟,无脚鸟,厨师沙拉,伊瓜苏瀑布灯的特殊意象,串联起一段段镜头背后的独家回忆。不知何时我才能走出墨镜的电影世界——冲着这一颗跨越影海浮沉三十年的彩蛋,冲着年末的最后一点眷恋和惊喜,冲着姗姗来迟的影像、菲林——久远到已经使我们永远失去了那些鲜活的面孔和嗓音。

    忍不住又在深夜里回味起二十七分五十五秒的匆匆过往,扑簌簌地流了满面的泪水。冲着这许多,如同酒醉而迷途忘返的游子,我情愿埋葬自己在菲林深处,同我触不可及的香江岁月一起。今生,往世。擦身而过,久别重逢。

  3. “你知道鸡蛋的意义么?”

    在这部新片的开头,如此无厘头的提问,令人一头雾水。

    新年伊始,庆祝泽东电影公司成立30周年的纪录片《零点零一公分的距离》,仍旧是以王家卫的方式开启的。

    在王家卫的心中这颗“鸡蛋”或许意味着开始,也或许象征着彩蛋。

    今天让我们跟随影片一起,走进这个传奇的华语导演——

    王家卫

    “泽东30,舞照跳”,是王家卫导演对泽东三十周年的新年寄语。

    王家卫导筒下舞蹈的主人公总是时间,泽东名字下面的在数字倒数,钟表齿轮在逆时针转动,旧的胶片在回放:

    何志武倒退着奔跑,多余的汗水会不会和宫二的眼泪一样,原路返回;

    飞机在吵闹的城市上空倒退,是否会带回阿MAY或者阿菲;

    被打开的凤梨罐头可以恢复原样,烟雾重新飘回了金雀餐厅,伊瓜苏瀑布的水也不再被引力束缚;

    在王家卫的每部片子里,不期然地你经常会遇到关于时间的细节或段落

    人人都生活在时间里,对时间的感受却并不一样。而王家卫电影中的人物对时间的感受异常强烈,重新定义的计时方式,57小时、4600秒、155个星期、1960年4月16日下午3点前一分钟、5月1日......

    一切的时间被倒转,我们被带回了王家卫在泽东的第一部影片《东邪西毒》

    《东邪西毒》的英文片名叫做 Ashes of time,中文可以译作“时间的灰烬”,不难看出王家卫对时间的把握。

    在电影开始张国荣饰演的西毒就说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很多年之后,我有个绰号叫西毒……”

    在时间的线性发展中,“我”突破了单一叙事的束缚,如同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魔幻世界,可以在现在、过去和未来之间自由穿梭,随心所欲,最终活在了“醉生梦死”的酒杯中。

    同以往王家卫带给我们的60年代时间三部曲(《阿飞正传》《花样年华》和《2046》)和90年代时空三部曲(《重庆森林》《堕落天使》和《春光乍泄》)的城市印象不同。

    《东邪西毒》作为一部武侠片,披着武侠的外衣,内里依旧流淌着王家卫最擅长书写的香港的血液,探讨着居住在钢筋水泥构建的都市中人们的情感和心态。

    茫茫沙漠象征着冷漠的城市,戏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最大程度上成为生活中的一个个性格符号。

    新曝光的胶片片段,张国荣的念白失去了音轨,时间的流逝带走了很多人,即使是非线性的时空,留下的记忆里,终究没人知道哥哥那天说了什么。

    如果说《东邪西毒》是泽东的开始,那所有电影的第一天都是梦的开始

    1993年4月25日,《东邪西毒》拍摄的第一天,“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人来找我喝酒”;

    1994年2月3日,《重庆森林》拍摄的第一天,“厨师沙拉”;

    1995年1月26日,《堕落天使》拍摄的第一天,“我非常喜欢吃冰淇淋”;

    1996年9月6日,《春光乍泄》拍摄的第一天,“问你吃东西了吗”;

    1999年2月13日,《花样年华》拍摄的第一天,“你老婆吃的都挺辣的哦”;

    ......

    所有梦的开始都与“食”有关,而《花样年华》就是一部由吃引发的电影。

    《阿飞正传》、《花样年华》、《2046》,时间三部曲里,王家卫建构起了一个苏丽珍宇宙

    《阿飞正传》里被旭仔辜负,却又魂牵梦绕的女孩叫“苏丽珍”

    《花样年华》里和周慕云有着情感纠葛的已婚女人也叫“苏丽珍”

    《2046》里更是出现了两位“苏丽珍”

    按照三个故事的发展时间来看,《阿飞正传》是1960年到1961年、《花样年华》是1962年到1966年、《2046》是1966年到1969年,刚好可以完整的贯穿上个世纪60年代的香港

    王家卫的60年代一半属于香港,另一半则属于上海。1963年,王家卫跟随父母从上海迁居香港,作为导演的同时,其实也是—个对故土文化满怀眷恋的寻根者

    他幼年对上海的深刻印象,具象的旗袍、洋装 、老上海的街道,家中的布景,以及穿插的沪语。

    “上海情结”作为“王家卫式”的电影美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无处不在,凭借着其极端风格化的视觉影像和富有后现代意味的表述方式成功地建构了他自己的宇宙。

    王家卫导筒下的60年代香港是凝固的,所有的情绪都被束缚在他应有的时间节点上,无法逃离。

    大光圈下绿的饱和度被抽离殆尽,单薄的质感。

    阿飞并非多情浪荡,他至死都记得“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号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下午三点,闷热潮湿的香港如梦似幻,虚无与迷离是阿飞一生的归途。

    他记得这一分钟却始终不能给予超过这一分钟的承诺,情绪可以流动,但是无脚鸟的漂泊却是永恒。

    烟雾和水汽是夜晚的归鸣,是一份见不得光的爱情的遮羞布。

    王家卫通过对单一场景微妙的改动,呈现出周慕云与苏丽珍爱情的细微不同,如同《诗经》中的“重章叠句”,重复而不繁杂,精炼却充满张力。

    《花样年华》的开头和结尾的两段字幕都引用了刘以鬯的小说《对倒》,如同片中不断重复的华尔兹,

    一对男女一场对自己爱人出轨的调查中,坠入爱河,从抓出轨的人变成了出轨的人,实现了爱情的对倒。

    苏丽珍与周慕云在 2046 号房间发生的一切就好像中国传统的写意画,初次看来仿佛朦胧难懂,细加回味,则意味深长。

    周与苏情感往来中的暧昧与坦荡,以及全片整体指向的个体情感认同与集体怀旧置换等,究其实质,均凸显了王家卫刻意营造出的隔离和释放共生之下的艺术张力。

    电话那头没有接起的声音,苏后知后觉的匆匆赶到,“如果,我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这句话或许周最后并未说出口,这份对倒的爱情,成为了周的悔恨,被他带进了《2046》中

    有些人离开2046很容易,有些人就要花很大力气,周慕云属于后者。

    得不到苏丽珍的以后所有的日子,都是苏丽珍,露露是追求过往的象征,黑珍珠是苏丽珍身份的替代品,王小姐是情,白玲是欲。

    2046代表回不去的过去,找不到的回忆;

    2047代表未到来的未来,猜不透的现实。

    他邀请黑珍珠跟他一起走,说出了那句本应该对苏丽珍说出的话;面对想要跟他一起走的白玲,他却只愿意做10块钱的嫖客;

    他妄图寻找一个人代替苏丽珍,代替苏听到那句“如果,我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在苏丽珍宇宙中,鸡蛋的意义是苏丽珍的爱与被爱,循环往复,交错杂糅,被塞进一个封闭的壳中,听见树洞山谷回响,凝固因果纠缠对倒

    重温这些菲林,鸡蛋是王家卫电影里出现多次数最多的食物,黎耀辉病中给何宝荣做的鸡蛋、小张在后厨心事重重时做的蛋炒饭......而鸡蛋出现最多的电影莫过于《春光乍泄》

    万千菲林下,有的是万千个何宝荣和黎耀辉,原来小张代替黎耀辉去往了世界尽头,原来“call me by your name”早早就存在于黎与何之间,原来不想何宝荣手好起来的不止他自己,黎耀辉眼里那也是最快乐的时光。

    黎耀辉与何宝荣在香港大变革之际,来到世界上离香港最远的地方——阿根廷。

    何想继续飞,而黎始终在筹措着归途。

    作为90年代的香港城市三部曲,故事没有发生在香港却时刻烙印着香港的影子。

    上下倒转的香港城市,何对黎的无限眷恋,黎对家的不断依赖,正是回归时刻,港人内心归属感的迷离。

    1996年11月2日,张震来到剧组,但彼时,张国荣已经离开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二十年后,张震和张国荣终于跨越时间,跨越生死,传达了黎耀辉的爱。

    “黎耀辉,不如我们从头来过。”响彻世纪。在摄氏零度的土地上,没有方向,不分昼夜,无论冷暖,终于了解到了放逐的滋味。

    在探寻过往菲林的印记中,很多擦身而过的,终于久别重逢。90年代是王家卫的“现在”,比起对记忆世界的想象重塑,90年代的三部作品则更加充满张力。

    王家卫通过摄影上的降帧以及剪辑中的抽帧,使画面因高速移动的视点而变得模糊,又因人物僵硬的动作变得粘稠,像极了90年代香港在纷繁复杂的高速生活中大口喘息,试图在政治焦虑的碎片中寻求永恒的时间执念。

    《重庆森林》的都市,让一切都变的可能,也让一切都变得可以被替代,是追求永恒,还是随流变化,是电影主角们也是90年代港人提出的问题。

    5月1号过期的凤梨罐头,没人希望他会过期,223不希望他的感情会过期,就连售货员也不希望超市里的货物会过期。

    223用时间的游戏好让自己生命的每一分钟都过得更有意义。

    663在失恋时失去了属于自己的敏锐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取而代之的是无限的飞机轰鸣声,阿菲对他私人空间的重塑使他无法感知。

    但是当发现阿菲,接纳阿菲以后,两人窝在沙发里,滴滴答答的时钟声,再度回归。

    15个小时,即是香港和加州的时差,也是香港飞到加州的时长。在那个晚上,两人都信守诺言,在同一时间来到了加州酒吧,唯独不同的是空间。

    时间,都市人总想捏在手中的东西,却时常忘记空间的重要,

    “我们最接近的时候,我跟她的距离只有0.01公分。”

    只有在对的时间,对的空间,对的人相遇才有意义。

    《堕落天使》和《重庆森林》像是硬币的正反面,《重庆森林》明亮轻快,《堕落天使》致郁黑暗。

    王家卫用影像为我们营造了这个空间,窄狭、局促、冷漠,已经失去了试图抵抗的意味。

    他只想沉浸在这个空间,观察它、认识它而不去改变它,他让主人公们在 “堕落”中充当 “天使”,尽享当下的快感与孤寂。

    王家卫的电影突显个人主义,强调了一种影片统一的无根感。

    由无根感流露出一种对生命苍凉短促的感受,对应于香港在九七大限下,自由、社会和二十世纪双重末世的不安,转而为在情感上近乎贪婪、偏执的专注,和对于时间流逝无尽的焦虑,这也是后现代文化思潮在电影影像上的一种突出表现。

    这份埋藏了30年的菲林献礼,都距离登上正片仅0.01公分

    王家卫导筒下或许真的没有结局,不同的底片下有不同的平行时空,每个人都可以找到他想要的结局。

    片子的最后,王家卫导演也给出,自己关于问题的解读。

    ——“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本文作者:浅浅

  4. -

    何寶榮是黎耀輝,黎耀輝是何寶榮,

    黎耀輝究竟兜兜轉轉去了台灣,還是在阿根廷終結了生命。

    何寶榮的哭泣在30年後才被播放,寄存於秘密的電影菲林里。或許有一些片段被刪去,但卻從未消散,它們在一捲一捲的錄影帶中等待著久別重逢,把記憶帶回故事中的時光。

    亦真亦假的末尾,無論哪個都算不上皆大歡喜,都是蛋的結局。

    - 不知道是什麼決定了那0.01公分,就像世事反復無常,能再見到則終是不易,舊的記憶,卻是新的終曲。

    (單就影片來說,哥哥的這段哭戲真的是我所看過的最好的,一直在反覆播放,帶著淚光的微笑,溫暖且淒涼.....墨鏡王留給所有觀眾和演員的飄忽不定,卻讓我覺得異常驚喜,很多年過去,又一次看到演員們新的鏡頭,無疑令人動容。雖然是一個短片,卻是2021開年最好的驚喜。)♥️